6.下列情景中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的實驗說明熔絲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B.乙圖中簡易的“冰箱”是通過毛巾上的水慢慢蒸發(fā)放熱讓鐵皮箱內溫度降低
C.丙圖中三種條紋的顏色是紅、黃、藍
D.丁圖中這種手機的功能是根據(jù)人聲音的音調高低來識別的

分析 (1)分子間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水分的蒸發(fā)會從周圍吸熱而降低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即蒸發(fā)吸熱;
(3)紅、綠、藍是光的三原色,不同顏色的光都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來的;
(4)不同的發(fā)聲體因材料和結構不同,所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別不同發(fā)聲體的重要依據(jù).

解答 解:
A、將兩段表面平滑的熔絲緊密接觸后,它們會“粘”在一起,是因為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正確;
B、簡易的“冰箱”是通過毛巾上的水慢慢蒸發(fā)吸熱讓鐵皮箱內溫度降低,故B錯誤;
C、紅、綠、藍是光的三原色,不同顏色的光都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來的,用放大鏡觀察電視機屏幕將會看到很多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小格子,故C錯誤;
D、不同的人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手機的這種功能是通過音色辨別的,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多,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在用蠟燭研究“平面鏡和凸透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
(1)如圖所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實驗,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在實驗過程中,把一只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處時,再將另一支未點燃蠟燭B放在玻璃板另側來回移動,直到看上去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3)在玻璃板的位置換上一個凸透鏡,B處換上光屏,發(fā)現(xiàn)光屏上恰好成倒立、等大的蠟燭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4)將蠟燭移到凸透鏡15cm,為了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應向遠離(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有一本書受到5N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下,請在圖中畫出這個力,要求包含力的三要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水壺在天然氣灶上燒水時,小明想到幾個物理知識,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天然氣燃燒越充分,熱值越大
B.水的內能增加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實現(xiàn)
C.水的溫度越高,水分子運動越劇烈
D.熱水有內能,冷水沒有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干電池是持續(xù)供電的裝置,能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在用磁感線描述磁體周圍的磁場時,磁感線都是從磁體的N極出發(fā)(選填“N”或“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夠長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著一個滑輪(不計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個小木塊,小木塊一端連接著彈簧測力計.當拉力F為10牛時,木板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5牛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0牛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牛
C.木板仍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D.小木塊將保持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金華燕尾洲尾尖是一片難得的城市生態(tài)濕地,植被茂盛,不僅是鄉(xiāng)土植物的種子資源庫、許多動物的棲息地和庇護所,也是多種候鳥的中轉站.清晨散步其間,可觀葉上露珠晶瑩剔透,可聞四周花香四溢,可聽鳥鳴啼囀,別有一番風味.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晶瑩剔透的露珠是水蒸氣汽化而成的
B.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C.啼囀鳥鳴聲是通過空氣傳到我們的耳中
D.燕尾洲上所有生物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一塊重為10N、底面積為1厘米×2厘米的條形磁鐵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將電磁鐵放在條形磁鐵的正上方,如圖所示.閉合開關,當滑動變阻器劃片P在中點時,條形磁鐵對桌面的壓力為6N.則改變電路中的電流方向,桌面受到的壓強變?yōu)?0000Pa,再將滑片P向右移動,條形磁鐵對桌面的壓力將減。ㄟx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沒有間隙
B.磁鐵能吸引大頭針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C.原子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D.香氣襲人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