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次數(shù)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長度/cm | 像的特征 |
1 | 4.0 | / | 光斑大小變化 | 只有圓光斑 |
2 | 6.0 | / | 光斑大小變化 | 只有圓光斑 |
3 | 8.0 | / | 光斑大小不變 | 只有圓光斑 |
4 | 10.0 | 40.0 | 8.0 | 倒立的箭頭 |
5 | 12.0 | 24.0 | 4.0 | 倒立的箭頭 |
6 | 14.0 | 18.7 | 2.7 | 倒立的箭頭 |
7 | 16.0 | 16.0 | 2.0 | 倒立的箭頭 |
8 | 18.0 | 14.4 | 1.6 | 倒立的箭頭 |
9 | 20.0 | 13.3 | 1.3 | 倒立的箭頭 |
分析 (1)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判斷成像大小由物距的關(guān)系;
(2)根據(jù)物距與像距相等時,物距等于2f得出焦距的大;
(3)凸透鏡成實像時,成倒立的實像,像與物體的移動方向相反,據(jù)其分析光屏及凸透鏡的移動方向;
(4)若將凸透鏡的部分遮住后,由于其他地方仍能折射光線成像,所以凸透鏡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來變暗.
(5)由焦點發(fā)出的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主光軸射出,此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可以在光屏上形成一個與凸透鏡等大的光斑.
解答 解:(1)由4到9的數(shù)據(jù)可知,當成實像時,物距變大像將變;
(2)由第7組數(shù)據(jù)知,當物距為16cm時,像距也為16cm,可知此時16cm=2f,則焦距f=8cm;
(3)像在光屏的上方,要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可將光屏向上移動;
因為實像是倒立的,也可將燭焰相對凸透鏡向上移動,若燭焰不動,則應(yīng)向下移動凸透鏡;
(4)把透鏡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紙擋住,凸透鏡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來變暗;
(5)在光屏中心出現(xiàn)一個與凸透鏡等大的圓形光斑,此時發(fā)光體不一定在焦點處,如果移動光屏,光斑的大小不變,此時才能證明折射光線是平行光線,發(fā)光體在焦點處.
故答案為:(1);(2)8.0;(3)上;下;(4)完整;變暗;(5)錯誤;來回移動光屏,光斑大小不變,發(fā)光體到透鏡的距離才為焦距.
點評 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焦距的測量及對實驗的操作能力,要熟練掌握規(guī)律的內(nèi)容,做到靈活應(yīng)用.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0cm | B. | 30cm | C. | 18cm | D. | 10c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5Ω電阻太小,換一個更大的定值電阻,繼續(xù)實驗 | |
B. | 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大,換一個最大阻值小一點的變阻器繼續(xù)實驗 | |
C. | 在第一次接入5Ω的定電阻時,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定值1.5V,重新進行實驗 | |
D. | 將三個電阻按15Ω、10Ω、5Ω的由大到小的順序接入進行實驗,可以避免這種現(xiàn)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序號 | 質(zhì)量(克) | 拉力(牛) |
1 | 300 | 1.5 |
2 | 400 | 2.0 |
3 | 500 | 2.5 |
實驗序號 | 質(zhì)量(克) | 拉力(牛) |
4 | 300 | 2.1 |
5 | 400 | 2.8 |
6 | 500 | 3.5 |
實驗序號 | 質(zhì)量(克) | 拉力(牛) |
7 | 300 | 0.9 |
8 | 400 | 1.2 |
9 | 500 | 1.5 |
實驗序號 | 質(zhì)量(克) | 拉力(牛) |
10 | 300 | 0.9 |
11 | 400 | 1.2 |
12 | 500 | 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