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且不變,定值電阻R的阻值為30Ω.燈泡L的阻值為20Ω,若閉合開關S,燈泡L不亮,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6V,則電流表的示數(shù)( 。
A.可能為0.3AB.一定為0.12AC.一定為零D.可能為0.2A

分析 根據(jù)實物圖可知,燈泡和電阻串聯(lián),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壓表測量電阻兩端電壓,先根據(jù)閉合開關后燈泡不發(fā)光和儀表的示數(shù)判斷電路的故障,然后結合歐姆定律計算電流表的示數(shù).

解答 解:閉合開關,燈泡不亮,電壓表示數(shù)等于電源電壓,說明R斷路或L短路,
如果R斷路,則電流表示數(shù)為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6V,則電流表示數(shù)為0;
如果L短路,燈泡不亮,電壓表的示數(shù)也為6V,則電流表示數(shù):I=$\frac{U}{R}$=$\frac{6V}{20Ω}$=0.3A;
由此分析可知:電流表示數(shù)可能是0,也可能是0.3A;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電路的故障分析以及歐姆定律的應用,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均勻圓柱體甲、乙,底面積S>S,對地面的壓強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對地壓強大于乙對地壓強的方法是( 。
A.分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體積
B.分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
C.分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質量
D.在甲、乙上各放一個相同質量的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用不變的拉力F勻速拉動重為G的物體A,使物體A沿水平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s,在此過程中拉力F做的功為( 。
A.FsB.2FsC.3FsD.(G+F)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光的直線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線傳播
C.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里傳播的路線是直的
D.光的傳播不需要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如圖甲所示電路中,電流表A1與A2指針指示的位置均為圖乙,則電流表A1測量干路的電流,讀數(shù)是2.2A;電流表A2測量燈泡L2的電流,讀數(shù)是0.44A,通過燈L1電流是1.7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溜冰場上,甲推乙,結果甲、乙同時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如圖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甲推乙的力與乙推甲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甲推乙的力與乙推甲的力是一對平衡力
C.他們穿溜冰鞋是為了減小摩擦
D.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沈仔細同學在探究“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實驗中,發(fā)現(xiàn)每次電流表指針的偏轉角度不相同,于是他提出了“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問題,并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強弱有關;
猜想二: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有關;
猜想三: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切割磁感線的導體長度有關.
為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他選用的器材有:導體棒一根,10匝線圈和20匝線圈各一個(導體棒電阻與多匝線圈電阻近似相等),磁場強度不同的蹄形磁鐵三塊,靈敏電流表一塊,長導線若干.請你幫他完成下列內容:
(1)為了驗證猜想一,他做了如下實驗.

①首先用圖1所示的裝置做實驗,導體棒ab以速度v1切割磁感線,觀察并記錄電流表指針偏轉的格數(shù)n1
②調換一塊磁場強度更強的磁鐵,并將導體棒換成10匝線圈,線圈的一邊置于磁場中,如圖2所示,并以速度v2(v2>v1)切割磁感線,觀察并記錄電流表指針偏轉的格數(shù)n2
請你說明他的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2)設計出探究“猜想二”的記錄數(shù)據(jù)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的各實驗器材中,使用前需要調零的有(d)(e);選擇實驗器材(b)可測量體溫;選擇實驗器材(a)(c)可測定物質的密度(均選填序號).圖(e)中的器材必須并聯(lián)(選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在待測電路兩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液體的沸點隨液體上方氣體的壓強增大而降低
B.用干手器吹出的熱風吹剛洗過的手,可以加快手上的水的蒸發(fā)
C.燒水時?吹健鞍讱狻,從水到“白氣”的物態(tài)變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汽車前擋風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