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同學們充分利用身邊的物品來做實驗:
(1)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明設(shè)計了這樣的實驗:用一個彈性較好的鋼皮尺固定在桌邊,在鋼皮尺上用細線掛鉤碼,如下圖所示的是小明設(shè)計實驗的幾個主要步驟.(小明使用的鉤碼規(guī)格相同)通過比較 ▲ 和(c)兩圖,可以發(fā)現(xiàn):力的作用效果與 ▲ 有關(guān).
(2)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活動中,小紅按圖所示進行操作,她覺得左拇指受壓的感覺比右拇指要強得多,并且越用力,受壓感覺越明顯.小紅得出的結(jié)論是:當壓力相同時, ▲ ,壓力作用的效果越明顯;當受力面積相同時, ▲ ,壓力作用的效果越明顯.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燒瓶中的水剛停止沸騰,現(xiàn)將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這個現(xiàn)象說明 ▲ ;若倒置,應在瓶底澆 ▲ 水(冷/熱),才能使燒瓶中的水重新沸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剛利用彈簧測力計、細線、玻璃杯和水,測出了石塊A的密度,他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并按順序完成了甲、乙實驗操作,根據(jù)圖中內(nèi)容,求:(g取10N/kg)
(1)石塊A受到的浮力;
(2)石塊A的密度;
(3)小剛在實際實驗時,先將彈簧測力計下端的石塊A浸沒在水中,讀出拉力,然后取出石塊直接測量石塊的重力.由于石塊吸水,測出的石塊的重力將 ▲ (填“沒影響”、“偏大”或“偏小”),從理論上分析,這樣測出的石塊A的密度將 ▲ (填“沒影響”、“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用一個薄壁玻璃瓶、帶色的水、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橡皮塞自制了如圖所示的氣壓計,并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使瓶內(nèi)氣壓 ▲ (選填:“大于”、 “小于”、“ 等于”)大氣壓,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為了探究大氣壓與高度的關(guān)系,小明同學用雙手捧著自制的氣壓計從教學大樓的一樓跑到五樓,發(fā)現(xiàn)細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于是他得出了“高度越低,大氣壓越小”的結(jié)論.小明的結(jié)論是 ▲ (選填“可靠”、“不可靠”).此過程中使水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人類從鳥類飛行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飛機,從魚類游泳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艇.某大學兩位研究生從螞蟻身上得到啟示,設(shè)計出“都市螞蟻”概念車(如圖所示)質(zhì)量是360kg .這款概念車小巧實用,有利于緩解城市交通擁堵.(g取10N/kg)
⑴ 該車乘載兩個總質(zhì)量為140kg的人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總共8.0×10-2m2.該車對地面的壓強多大?
⑵ 這款概念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駛18km所用的時間為0.5h,且在勻速行駛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總重的0.4倍,則該車的速度是多少?此時車受到多大的牽引力?
⑶ 航模社的同學想將此概念車改進成“水陸兩棲車”.若上述乘載兩人的概念車要在水面漂浮,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體積露出水面,則它的總體積至少為多大(假設(shè)車內(nèi)不進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經(jīng)歷了伽利略、笛卡爾和牛頓等科學家不斷完善的過程。
(1)伽利略經(jīng)過下圖所示的實驗和推理得出結(jié)論:如果沒有摩擦阻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將會一直運動下去。結(jié)合伽利略的結(jié)論寫出圖中各實驗和推理的先后順序: ▲ 。(用字母表示)
(2)笛卡爾在伽利略觀點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完善: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牛頓在他們研究的基礎(chǔ)上 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笛卡爾的觀點有什么不足?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