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數(shù)據(jù)中,你認為最符合實際的是( 。
A.成年人的手掌所受大氣壓力大約70N
B.中學生100m賽跑的成績約8秒
C.一個中學生的正常心跳頻率為60Hz
D.中學生走路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3×104Pa

分析 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理量的估測,結(jié)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

解答 解:
A、成年人手掌的面積在100cm2=0.01m2左右,大氣壓強在1.0×105Pa左右,手掌承受的大氣壓力在F=pS=1.0×105Pa×0.01m2=1000N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略小于10s,中學生百米成績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
C、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shù)在75次左右,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頻率接近1Hz.故C不符合實際;
D、中學生的體重在G=540N左右,走路時腳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在0.018m2左右,走路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在p=$\frac{F}{S}$=$\frac{G}{S}$=$\frac{540N}{0.018{m}^{2}}$=3.0×104Pa.故D符合實際.
故選D.

點評 物理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見量的值可幫助我們更好地學好物理,同時也能讓物理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李翔同學在山上找到了一塊堅硬的石塊,他僅用直尺這一測量工具測出了石塊的密度.裝置如圖1所示,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用細線將輕質(zhì)直桿懸起來,懸點為O,并將一重物用細線懸于直桿O點左側(cè)的P點;
B.保持重物的懸點不變,將裝水的輕質(zhì)塑料袋用細線掛在直桿O點右側(cè)的某點,直桿處于水平靜止,用直尺測得該點到O的距離為30.0cm;
C.在溢水杯中裝滿水,將待測石塊緩慢浸沒在杯中,讓溢出的水全部流入輕質(zhì)塑料袋中;
D.保持重物的懸點不變,將待測石塊用細線掛在直桿O點右側(cè)的某點,直桿處于水平靜止,用直尺測得該點到O的距離為12.0cm;
(1)上述實驗步驟最佳順序是ADCB (填入步驟前的字母);
(2)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kg/m3,可求得待測石塊密度為2.5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汽車的遙控器鑰匙是利用紅外線來控制汽車的.司機上車后應先系上安全帶,這是防止緊急剎車時由于慣性造成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如圖所示,電源電壓12V保持不變,小燈泡L的規(guī)格為”6V 3W”,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為“24Ω 1A”,電流表的量程為0~3A.
(1)當開關(guān)S1、S2都斷開時,小燈泡L恰能正常發(fā)光,R1的阻值為多大?在10min內(nèi)電流通過R1所產(chǎn)生的熱量是多少?
(2)當開關(guān) S1、S2均閉合時,要使電路安全使用,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不得小于多少?R2的電功率的變化范圍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有關(guān)物理量的估算,符合實際的是( 。
A.人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約1s
B.人正常步行時一步走過的距離約1.2m
C.人的正常體溫是約42℃
D.人正常上樓的功率約1k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0.要求同時滿足電磁鐵磁性有無可以控制;能改變電磁鐵磁性的強弱;電路接通后使小磁針靜止時在如圖所示的位置.請在虛線框?qū)㈦娐费a充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小車座椅的靠背上方都有一個“頭枕“,是為了防止下列哪種情況下,因慣性對車內(nèi)的人造成傷害( 。
A.突然減速時B.突然加速時C.突然剎車時D.追尾前車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在“測量額定電壓為3.8v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實驗中,小江設(shè)計并連接了如圖甲所示的部分實驗電路,電源電壓恒定.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實物電路圖連接完整.
(2)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guān)時,發(fā)現(xiàn)燈泡不亮,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示數(shù)接近電源電壓,其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燈泡斷路.
(3)故障排除后,開始實驗,在移動變阻器滑片的過程中,注意觀察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化,直到示數(shù)U=3.8v,若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燈泡的額定功率為1.52W.
(4)在完成上述實驗后,小麗向老師要了一個已知阻值為的電阻和一個單刀雙擲開關(guān) S2,借助部分實驗器材,設(shè)計了如圖丙所示的電路,也測出了燈泡的額定功率.請你完成下列實驗步驟:
①閉合開關(guān)Sl,將S2撥到觸點1(選填“1“或“2“),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U為3.8V;
②再將開關(guān)S2撥到觸點2(選填“1“或“2“),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動,讀出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1
③則燈泡額定功率P=$\frac{3.8V×({U}_{1}-3.8V)}{{R}_{0}}$.(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1)小華為小明表演了一個“水火相融”的小魔術(shù).他先將一塊透明的茶色薄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就被分割成如圖1所示的甲、乙兩個區(qū)域,然后再用一塊不透明的擋板將乙區(qū)域分割前后兩部分.接著小華在甲區(qū)域內(nèi)放置了一個盛滿水的燒杯,且里面豎直浸沒著一支蠟燭A,最后在乙區(qū)域檔板后面的特定位置放置了蠟燭B.準備就緒后,小華將乙區(qū)域已準備好的蠟燭B點燃,并悄悄地將擋板拉開一個縫隙MN,讓小明在乙區(qū)域的P點觀察蠟燭A.奇跡出現(xiàn)了:蠟燭A竟然在水中燃燒!

①為保證實驗成功,小華所選取的A、B兩根蠟燭應滿足大小完全相同的條件;
②在蠟燭A的位置確定后,為了不借助刻度尺而較準確地確定蠟燭B的位置,小華應該在點燃蠟燭B以后,在乙區(qū)(選填“甲區(qū)”或“乙區(qū)”)觀察,同時不斷地調(diào)節(jié)蠟燭B的位置,使蠟燭B的像與蠟燭A完全重合為止;
(2)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用酒精燈給燒杯中的水加熱,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繪制了如圖2所示的水溫與時間關(guān)系的圖象.
①水沸騰時看到大量的“白氣”不斷地從燒杯上冒出,這些“白氣”是由于水蒸氣液化而形成的.
②由圖象可知: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是保持不變.此時燒杯內(nèi)水面上方的氣壓小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