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 次數(shù) | 物重 G物/N | 動滑輪重 G動/N | 鉤碼上升的高度 h/m | 動力 F/N |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s/m | 滑輪組的 機械效率η/% |
1 | 1 | 0.5 | 0.1 | 0.7 | 0.3 | 47.6 |
2 | 1 | 0.5 | 0.2 | 0.7 | 0.6 | 47.6 |
3 | 4 | 0.5 | 0.1 | 2 | 0.3 | |
4 | 4 | 1 | 0.1 | 0.5 | 50.0 |
分析 (1)根據(jù)h與s的關系(s=nh)結合表格中數(shù)據(jù)判斷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然后繞線;
(2)為準確地測出拉力,需豎直向上勻速拉動測力計;進行讀數(shù)時,注意測力計的分度值;根據(jù)公式η=$\frac{{W}_{有}}{{W}_{總}}$=$\frac{Gh}{Fs}$計算機械效率;
(3)探究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時,應改變高度,其他條件都相同;
(4)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
(5)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
解答 解:
(1)由前3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s=3h,所以n=3,即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因此繩子應從動滑輪上面掛鉤繞起,如圖所示:
(2)實驗中應沿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這樣才能準確測出拉力的值;
由圖知,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所以其示數(shù)為1.6N;
第3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frac{{W}_{有}}{{W}_{總}}$=$\frac{Gh}{Fs}$=$\frac{4N×0.1m}{2N×0.3m}$×100%≈66.7%;
(3)探究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時,應控制物重和動滑輪重都相同,高度不同,故選1、2兩次實驗進行比較;
(4)由表中第1、3組數(shù)據(jù)可知,動滑輪的重力相同,上升的高度也相同,物體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這說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摩擦、被提升的物重有關;
(5)通過第3、4組數(shù)據(jù)可知,第4組較省力(n=5),但機械效率要小于第3組,故“機械越省力,它的機械效率越高”這句話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1)如上圖;(2)豎直;1.6; 66.7%;(3)1、2;(4)被提升的物重;(5)錯誤.
點評 此題是“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考查了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影響滑輪組效率的因素,同時考查了有關滑輪組的組裝及測力計的讀數(shù)問題,要細心分析每一個問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質的比熱,與吸收的熱量成正比 | |
B. | 物質的比熱,與物體的質量和溫度的變化成反比 | |
C. | 物質的比熱,與吸收的熱量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和溫度的變化成反比 | |
D. | 物質的比熱,與吸收的熱量、物體的質量、溫度的變化均無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80%、300 J | B. | 80%、1500 J | C. | 60%、1200 J | D. | 75%、1500 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