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0.在鑒定文物時,常用放大鏡觀察文物的細微部分,這時他看到的像是放大(填“放大”或“縮小”);某同學因近視應佩戴凹透鏡矯正.

分析 放大鏡的成像原理采用了凸透鏡的成像原理,當物體放在焦點之內,在凸透鏡同一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近視眼是晶狀體會聚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膜的前方,應佩戴凹透鏡矯正.

解答 解:因放大鏡成像時物距小于焦距,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用放大鏡觀察文物的細微部分,這時他看到的像是放大的,
近視眼:如果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眼.近視眼戴凹透鏡加以矯正.
故答案為:放大;凹透鏡.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考查了放大鏡的工作原理和近視眼的形成成因和矯正措施,屬于光學基礎知識的考查,比較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物體沿直線運動,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4m/s,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8m/s,物體運動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
A.7m/sB.5m/sC.6m/sD.5.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幾種家用電器正常工作時,主要將電能轉化為內能的是( 。
A.電風扇B.抽油煙機C.電烤箱D.空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如圖,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寬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該物體的寬度是14.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光現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日食和小孔成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B.近視眼鏡、放大鏡和照相機的鏡頭都是凸透鏡
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來變薄了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D.紅色的玫瑰花看上去是紅色是由于它吸收紅光,反射其他色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各物體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分子、原子、原子核B.分子、原子核、原子
C.原子、分子、原子核D.原子核、原子、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做完“水沸騰”實驗后,根據記錄作出的水沸騰圖象,則從圖象中我們可以看出:水的初溫是40℃,實驗時水的沸點是100℃,沸騰前共加熱了8 分鐘.沸騰時,觀察到水中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變大,在實驗過程中,想要縮短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時間,可采用的措施是:減少水質量;提高水的初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同學們在打掃教室時,如果使用濕抹布擦黑板,過一會兒黑板就會變干,這是水的汽化現象(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如圖所示,小華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將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塊白色硬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
(1)實驗時讓光貼著紙板入射是利用光的漫反射(選填“鏡面反射”“漫反射”)以便顯示光路.
(2)如果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當光貼著紙板沿AO入射時,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在紙板上看到反射光.
(3)試驗中用可折轉的紙板主要目的是:為了證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4)為了得到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系的普遍規(guī)律,當改變入射角進行多次實驗.
(5)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fā)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
(6)試驗中,同組的小新利選擇不同的入射角分別進行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的數據,如表所示.經檢查,四次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的規(guī)律卻與反射定律相違背.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是將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當成反射角了.
實驗次數入射角 反射角 
 1 20°70° 
 2 30°60° 
 3 45°45°
 4 60°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