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冬冬將漆包線(表面涂有絕緣漆的銅線)繞在兩個完全相同的鐵釘上,制成了簡易電磁鐵甲和乙,按圖連接好電路,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請你結合該實驗中的具體情況,完成下面的內容:
(1)通過觀察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shù)目的不同,可以判斷電磁鐵的磁性強弱不同;下列研究方法與本實驗相同的是B.(填編號)
A.通過測100張紙的厚度來測1張紙的厚度
B.人們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xiàn)象認識分子的運動情況
C.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時,控制電阻(電壓)不變,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
D.學習電壓時,我們可以通過對比水壓來認識它
(2)將甲和乙串聯(lián)起來接入電路中,是為了控制電路中的電流相同,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線圈匝數(shù)的關系.

分析 (1)通過觀察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shù)目的不同,可以判斷電磁鐵的磁性強弱不同用的是轉化法,然后對各個選項逐一分析即可.
(2)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知道電磁鐵的磁性與電流的大小和線圈匝數(shù)有關.

解答 解:(1)A.通過測100張紙的厚度來測1張紙的厚度,是累積法;
B.人們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xiàn)象認識分子的運動情況,是轉換法;
C.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時,控制電阻(電壓)不變,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是控制變量法;
D.學習電壓時,我們可以通過對比水壓來認識它,是類比法.
則以上研究方法與本實驗相同的是B.
(2)兩電磁鐵串聯(lián),所以電流相等,而線圈的匝數(shù)不同,所以研究了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shù)的關系.
故答案為:(1)B;(2)電路中的電流相同.

點評 此題是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同時考查了該實驗所用到的探究方法,除了轉換法,通常還考查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小剛利用電能表測某家用電器的電功率.當電路中只有這個用電器工作時,測得在5分鐘內,消耗電能0.1千瓦時,這個用電器可能是(  )
A.空調器B.電冰箱C.電視機D.白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畫出圖中靜止的小球的受力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起重機將建筑材料由地面提升到樓頂,第一次用15000N的豎直拉力F1將材料甲勻速提升14m;第二次用10000N的豎直拉力F2將材料乙勻速提升15m.對于上述兩個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的速度一定等于乙的速度
B.甲的質量一定大于乙的質量
C.拉力F1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2做的功
D.甲運動的時間一定小于乙運動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以下實際問題中,關于摩擦力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舉重運動員比賽前雙手都要抓些粉末,目的是增加手和杠鈴間的摩擦力
B.所有車輛都用輪子行駛,因為滾動摩擦力遠小于滑動摩擦力
C.人走路時,地面對腳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
D.棉紗可以織成布,是因為棉紗之間存在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謂神乎其神.請你根據(jù)所學的科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g取10牛/千克)
(1)諸葛亮乘夜黑霧大,率領一大隊草船駛向曹營.曹營中的士兵以為有敵來襲,拼命的向草船射箭.此時,諸葛亮的草船受到水的浮力將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當草船排開水的體積為5m3時,船受到的浮力為50000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長為L、密度為ρ的均勻細棒下端系一根細線,細線的另一端被拴在杯底A點處,細棒豎直浸沒在杯中的液體內,液體密度為ρ0(ρ0=4ρ).現(xiàn)打開杯底閥門K,使液體緩慢流出,當細棒露出液面一定長度時,細棒有可能傾斜,該長度的最小值為( 。
A.$\frac{4}{5}$LB.$\frac{3}{4}$LC.$\frac{2}{3}$LD.$\frac{1}{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高速公路上對汽車進行限速,是因為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教室里的桌子卻沒推動,是因為他的推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C.馬拉車加速前進時,馬拉車的力一定大于車拉馬的力
D.用船槳劃船時,使船向前加速的施力物體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回顧學習時所用的各種科學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磁感線來形象地描述磁場.這是利用了控制變量法
B.為觀察玻璃瓶的形變,通過觀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面的變化.這是運用了放大法
C.發(fā)現(xiàn)導線太長而采取纏繞的方式從而制成滑動變阻器,這是利用了等效替代法
D.由生聯(lián)想到能否生,采用的是逆向思考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