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本領(lǐng)的大小,小明做了圖所示的實驗:在2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zhì)量、初溫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質(zhì)量/g

溫度升高10℃所需要的時間/s

溫度升高20℃所需要的時間/s

溫度升高30℃所需要的時間/s

沙子

64

64

89

124

64

96

163

220

(1)在此實驗中,是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水和沙子      的.

(2)在實驗中,應(yīng)不停地用攪拌棒攪動水和沙子,其目的是:      

(3)分析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熱量.

(4)可以推想,如果給相同質(zhì)量的水和沙子加熱相同時間,則      (沙子/水)升高的溫度會更高些.

 



 解:(1)相同的酒精燈加熱,加熱時間長,沙子吸收的熱量就多.所以,加熱時間的長短,表示了吸熱的多少.

(2)不停地用攪拌棒攪動水和沙子,水的溫度,沙子的溫度,就整體一致了;

(3)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根據(jù)Q=Cm△t,水比熱容大,吸收的熱量就多.

所以,水吸收的熱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熱量

(4)相同質(zhì)量的水和沙子加熱相同時間,說明吸收的熱量也相等,根據(jù)Q=Cm△t,沙子比熱容小,升溫就高些.

答案是:(1)吸熱的多少,(2)使水和沙子均勻受熱,(3)大于,(4)沙子.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是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由圖可以看出,此時它正處在__________沖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中學(xué)為學(xué)生供應(yīng)開水,用鍋爐將200kg的 水從25℃加熱到l00℃,燃燒了6kg的無煙煤,試求:(1)鍋爐內(nèi)的水共吸收多少熱量?(2)6kg無煙煤完全燃燒共放出的熱量是多少?   (3)該鍋爐的熱效率是多少?

(無煙煤的熱值為3×107J/m3,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圖所示的電路中,①、②是兩個電表(一個電壓表、一個電流表).閉合開關(guān)S,燈L1與L2串聯(lián),則電路中      是電流表,      是電壓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某人站在A處用一根繩子和兩個滑輪提起物體B,畫出最省力的繞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將撥響的琴弦用手一按,響聲立即消失原因是  (    )

A.琴弦的振動停止了                 B.聲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動變小了                 D.聲音被手擋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冬天雨雪過后,停在戶外的汽車的前窗玻璃上常結(jié)有一層冰,要想除去這些冰,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噴灑鹽溶液                            B.用硬的紙質(zhì)物體直接清除

C.啟動車子,打開熱風(fēng),吹汽車前窗玻璃    D.將沸水直接澆在車前窗玻璃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據(jù)調(diào)查市場上出售的圖書,有部分加入了熒光劑,使之看起來非常的白,但它對人體卻極為有害,其實鑒別方法很簡單,只需用         燈(填“紅外線”或“紫外線”)照射其表面,若出現(xiàn)藍色熒光,則說明是含有熒光劑。我們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書上的字,是因為其表面對光發(fā)生了       發(fā)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芳用如圖a所示裝置探究萘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裝有萘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這樣做不但能使試管受熱均勻,而且萘的溫度上升速度較 (選填“快”或“慢”),便于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

(2)除圖a所示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熱一段時間后,可看到燒杯中有“白氣”冒出,“白氣”是 (填序號)。A.水蒸氣 B.小水珠

(4)圖b是萘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約持續(xù)了 分鐘。

(5)為了更好地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可在圖a所示的裝置中適當進行一些改進,請寫出改進的一條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