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是對冰加熱時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可知
  
A.BC段是一個放熱過程B.冰的熔點是0℃
C.CD段該物質處于氣態(tài)D.DE段表示冰的熔化過程
B

試題分析:冰為晶體,從熔化圖象可看出,0min對應溫度為開始加熱時溫度,固態(tài)的冰升高溫度,到第3min開始熔化,BC段為冰的熔化過程,對應溫度為熔點,對應的時間為熔化時間,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并存狀態(tài),需要吸收熱量.從第6min開始已經轉化為液態(tài)了.從C點到D點,是液態(tài)的水在吸熱升溫,第9min的開始是水達到沸點開始沸騰,汽化成的水蒸氣到空中,容器中只是正在沸騰的水。
由圖象可知:
A、BC段為冰的熔化過程,這過程中,溫度不變,需要吸收熱量.則BC段是一個放熱過程,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BC段為冰的熔化過程,對應溫度0℃為冰的熔點.則冰的熔點是0℃,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冰從第6min開始已經轉化為液態(tài)的水了.從C點到D點,是液態(tài)的水在吸熱升溫.則CD段該物質處于氣態(tài),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第9min的開始是水達到沸點開始沸騰,DE段是水的汽化過程.則DE段表示冰的熔化過程,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的圖象,通過圖象得出物理信息:晶體的熔點、液體沸點、各段物質對應的狀態(tài)等;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的特點: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為海波的熔化圖像,從圖像中獲得的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
A.海波的沸點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熱量
C.海波在CD段是氣態(tài)D.6min時海波已全部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見的霧
C.鋼水水澆鑄成火車輪D.衣柜中的樟腦丸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保溫瓶中裝有大量0℃的水,然后放入少量-1℃的冰,蓋好瓶塞,則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B.有少量水凝固成冰
C.冰、水多少都不變D.冰、水的溫度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雪天路面有積雪,為了使積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積雪上噴灑鹽水,這是因為(   )
A.鹽水使冰雪的熔點降低
B.鹽水使冰雪的熔點升高
C.鹽水使冰雪的溫度升高到00C而熔化
D.灑上鹽水后,使冰雪變成冰水混合物,溫度為00C而使冰雪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態(tài)變化,需要吸熱的是( )
A.早春,皚皚的白雪開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掛上露珠
C.深秋,紅紅的楓葉蒙上白霜D.嚴冬,靜靜的池塘覆上薄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表1:幾種晶體的熔點(在標準大氣壓下)
晶體
熔點(℃)
固態(tài)酒精
-117
固態(tài)水銀
-39

0
表2:幾種物質的比熱容
物質
比熱容[J/(kg·℃)]

4.2×103

2.1×103
沙石
0.92×103
A.質量相同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熱量,沙石升高的溫度大于水升高的溫度
B.因為水的凝固點比較低,機械的散熱系統一般用水做制冷劑
C.水結冰時放出熱量,所以冰的溫度一定比水的溫度低
D.在-20℃的寒冷環(huán)境中,水銀是液態(tài)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0℃的環(huán)境中,把一塊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將會發(fā)生的現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質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麗選擇蠟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態(tài)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是否相同”,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將裝有蠟、海波的試管分別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目的是為了使試管內的物質           ;
(2)將溫度計正確插入蠟和海波中,觀察溫度計示數時視線A、B、C如圖乙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此時溫度計的示數是      ℃;
(3)丙圖是小麗繪制的海波的熔化圖象,圖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過程,此過程中海波     (填“吸收”或“放出”)熱,溫度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第10min海波處于          態(tài)(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丁圖是蠟的熔化圖象,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