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青島模擬)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游泳時,手和腳向后劃水,給水一個向后的力.因為力的作用是
相互
相互
的,所以水給人一個向
的力,使人前進.
(2)請在如圖甲中畫出汽車勻速上坡時所受力的示意圖.
(3)小雨同學用如圖乙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200N的物體勻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為120N,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3.3%
83.3%
.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動滑輪重
40
40
N.
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力的作用.
(2)汽車除了受牽引力、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以外,汽車沿斜面向上勻速運動時還要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因為汽車相對于斜面向上運動,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向下.
(3)根據(jù)W=Gh求出有用功,由圖可知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2,則s=2h,根據(jù)W=Fs可求總功,則機械效率η=
W有用
W
;若不計繩重和摩擦,額外功就是克服動滑輪重做的功,總功減有用功就是額外功,根據(jù)W=Gh可求動滑輪重.
解答:解:(1)游泳時人用力向后劃水,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給水一個向后的作用力,
同時,水也給人一個向前的推力,所以人會向前游動.
故答案為:相互;前.
(2)①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汽車受重力.
②汽車沿斜面向上運動時,受到牽引力作用,又由于汽車與斜坡之間會發(fā)生相互擠壓,汽車會受到斜面給它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③由于汽車沿斜面向上運動,所以會受到斜面給它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如圖所示:

(3)W有用=Gh=200N×2m=400J.
W=FS=Fnh=120N×2×2m=480J.
η=
W有用
W
×100%=
400J
480J
×100%=83.3%.
W=W-W有用=480-400J=80J.
G=
W
h
=
80J
2
=40N.
故答案為:83.3%;40.
點評:(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為了更方便地研究物體的受力情況,我們把物體所受到的各種力的作用點都集中到重心上,這樣可以清晰看出物體受力情況;
(3)本題考查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以及額外功的計算,知道不計繩重和摩擦時,額外功就是提升動滑輪做功.也可以利用F=
G+G
n
求動滑輪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青島模擬)下列關(guān)于測量原理的說法,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青島模擬)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t/min 0 1 2 3 4 5 6 7 8
t/℃ 95 97 98 99 100 100 98 100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青島模擬)綜合問答:
葉子姐姐為了給媽媽過生日,決定自己動手做一頓晚餐.以下是她到菜市場采購時的幾個場景:
①她看到整齊擺放的西紅柿,在陽光下紅彤彤一片很好看;
②用塑料袋提著西瓜感到很勒手,于是她將報紙疊成一小塊墊在手上感到舒服多了;
③菜籃子中的熱饅頭散發(fā)出濃濃的香味,她不禁感到有些餓了;
④她到小賣部買了一瓶酸奶,插入吸管,輕松地將酸奶喝到嘴里.
請你挑選上述2個場景,用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解釋:
(1)解釋場景:
①: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陽光照到西紅柿上,西紅柿只反射紅光,所以西紅柿看起來紅彤彤一片,很好看
①: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陽光照到西紅柿上,西紅柿只反射紅光,所以西紅柿看起來紅彤彤一片,很好看

(2)解釋場景:
②:將報紙疊成一小塊墊在手上,增大了手的受力面積,在壓力一定時,減小了對手的壓強,使人感到舒服
②:將報紙疊成一小塊墊在手上,增大了手的受力面積,在壓力一定時,減小了對手的壓強,使人感到舒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青島模擬)如圖作圖中,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青島模擬)設(shè)計實驗:
(1)給你一直彈簧測力計、一個木塊、幾支鉛筆,請你設(shè)計一個小實驗,驗證“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遠小于滑動摩擦.”
(2)請完成下列探究實驗的設(shè)計方案:
課題 探究彈性勢能與形變大小的關(guān)系 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次數(shù) 彈簧被壓縮的長度△L/cm 木塊被推動的距離s/cm 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
1
2
次數(shù) 彈簧被壓縮的長度△L/cm 木塊被推動的距離s/cm 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
1
2
器材 彈簧、木塊、刻度尺
實驗
步驟
第一步:將彈簧按下圖安裝好;

第二步: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使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L1,放手后小球被彈出,并與一木塊相碰,木塊被推動了一段距離S1
第三步: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使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L2(△L2>△L1),放手后小球被彈出,并與在同一位置的同一木塊相碰,木塊被推動了一段距離S2
第四步:比較S1和S2得出結(jié)論.
第一步:將彈簧按下圖安裝好;

第二步: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使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L1,放手后小球被彈出,并與一木塊相碰,木塊被推動了一段距離S1;
第三步: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使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L2(△L2>△L1),放手后小球被彈出,并與在同一位置的同一木塊相碰,木塊被推動了一段距離S2
第四步:比較S1和S2得出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