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測量木塊的長度是
3.20
3.20
cm,我們現(xiàn)在坐在教室里認為自己是靜止的,選取的參照物是
課桌
課桌
分析:①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看此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
解答:解:
①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木塊左側(cè)與3.00cm對齊,右側(cè)與6.2cm對齊,估讀為6.20cm,所以木塊的長度為L=6.20cm-3.00cm=3.20cm.
②我們現(xiàn)在坐在教室里,相對于課桌位置沒有變化,說自己是靜止的,選擇的參照物就是課桌.
故答案為:3.20;課桌.
點評:此題考查了刻度尺的讀數(shù)和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明確參照物是正確判斷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前提.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圖中被測物體的外直徑是
 
mm,如果圓筒的內(nèi)直徑為5.6 mm,則圓銅厚為
 
cm.
精英家教網(wǎng)
(2)如圖為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實驗中發(fā)現(xiàn),只有當小車兩側(cè)的小盤內(nèi)加上相同的鉤碼時,木塊才會保持
 
;這個實驗說明二力平衡的條件是
 

精英家教網(wǎng)
(3)小明準備自制一只彈簧測力計.他找來彈簧、鉤碼、直尺、指針等器材.首先測出彈簧的長度L0=2.10cm,然后在彈簧下掛上不同的鉤碼,測出彈簧的長度L,算出比原長L0的伸長△L (△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
拉力F/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長度L/cm 2.50 2.90 3.30 3.70 4.10 4.50 4.90 5.30 5.70 6.10 6.60 7.30
伸長△L/cm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4.50 5.20
從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彈簧伸長△L和拉力F的關(guān)系為:
 
.當拉力達到
 
N時,拉力和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就改變了.因此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只能達到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8?長春)物理活動課上,同學(xué)們騎自行車經(jīng)過一個斜坡,小明沿直線奔向坡頂,小紅則沿著“S”形路線騎向坡頂.到達坡頂時兩人很有感慨地進行了一番對話,如圖所示.
(1)為了驗證小明的說法,他們設(shè)計實驗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
①如圖所示,選用的器材有長木板、木塊1、木塊2各一個,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彈簧測力計
彈簧測力計

②在實驗過程中應(yīng)拉動木塊1應(yīng)做
勻速直線
勻速直線
運動.
③他們進行了甲、乙、丙三次操作:

以上三次操作過程,能驗證小明說法的兩次操作是
甲和丙
甲和丙

④如果小明的說法正確,你選擇的兩次操作中機械效率的大小關(guān)系是
η>η
η>η

(2)小紅的做法所依據(jù)的物理知識在實際中還有什么應(yīng)用,請舉出一例:
盤山公路(或螺絲釘)
盤山公路(或螺絲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8、物理活動課上,同學(xué)們騎自行車經(jīng)過一個斜坡,小明沿直線奔向坡頂,小紅則沿著“S”形路線騎向坡頂.到達坡頂時兩人很有感慨地進行了一番對話,如圖所示.

(1)為了驗證小明的說法,他們設(shè)計實驗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
①如圖所示,選用的器材有長木板、木塊1、木塊2各一個,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彈簧測力計

②在實驗過程中應(yīng)拉動木塊1應(yīng)做
勻速直線
運動.

③他們進行了甲、乙、丙三次操作:
以上三次操作過程,能驗證小明說法的兩次操作是
甲、丙(或乙、丙)

④如果小明的說法正確,你選擇的兩次操作中機械效率的大小關(guān)系是
η>η(或η>η

(2)小紅的做法所依據(jù)的物理知識在實際中還有什么應(yīng)用,請舉出一例:
盤山公路(或螺絲釘)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理活動課上,同學(xué)們騎自行車經(jīng)過一個斜坡,小明沿直線奔向坡頂,小紅則沿著“S”形路線騎向坡頂.到達坡頂時兩人很有感慨地進行了一番對話,如圖所示.
(1)為了驗證小明的說法,他們設(shè)計實驗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
①如圖所示,選用的器材有長木板、木塊1、木塊2各一個,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刻度尺
刻度尺
彈簧測力計
彈簧測力計

②在實驗過程中應(yīng)拉動木塊1應(yīng)做
勻速直線
勻速直線
運動.

甲:用長木板和木塊2搭成圖示的斜面.把木塊1從斜面底端拉到圖示位置,測出機械效率為η
乙:保持長木板和木塊2不動,把木塊1從斜面底端拉到頂端,測出機械效率為η
丙:把木塊2向右移動一段距離,再把木塊1從斜面底端拉到頂端,測出機械效率為η
③他們進行了甲、乙、丙三次操作,能驗證小明說法的兩次操作是
甲和丙
甲和丙

④如果小明的說法正確,你選擇的兩次操作中機械效率的大小關(guān)系是
η>η
η>η

(2)小紅的做法所依據(jù)的物理知識在實際中還有什么應(yīng)用,請舉出一例:
盤山公路(或螺絲釘)
盤山公路(或螺絲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09-2010學(xué)年新人教版九年級(全冊)期末物理試卷6(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物理活動課上,同學(xué)們騎自行車經(jīng)過一個斜坡,小明沿直線奔向坡頂,小紅則沿著“S”形路線騎向坡頂.到達坡頂時兩人很有感慨地進行了一番對話,如圖所示.
(1)為了驗證小明的說法,他們設(shè)計實驗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
①如圖所示,選用的器材有長木板、木塊1、木塊2各一個,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
②在實驗過程中應(yīng)拉動木塊1應(yīng)做______運動.
③他們進行了甲、乙、丙三次操作:

以上三次操作過程,能驗證小明說法的兩次操作是______.
④如果小明的說法正確,你選擇的兩次操作中機械效率的大小關(guān)系是______.
(2)小紅的做法所依據(jù)的物理知識在實際中還有什么應(yīng)用,請舉出一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