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28032  28040  28046  28050  28056  28058  28062  28068  28070  28076  28082  28086  28088  28092  28098  28100  28106  28110  28112  28116  28118  28122  28124  28126  28127  28128  28130  28131  28132  28134  28136  28140  28142  28146  28148  28152  28158  28160  28166  28170  28172  28176  28182  28188  28190  28196  28200  28202  28208  28212  28218  28226  366461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1. A.
    圖象關于直線x=1對稱
  2. B.
    函數y=ax2+bx+c(a≠0)的最小值是-4
  3. C.
    -1和3是方程ax2+bx+c=0(a≠0)的兩個根
  4. D.
    當x<1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將拋物線數學公式向左平移5個單位,再向上平移3個單位后得到的拋物線的解析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ABC中,∠C=90°,tanA•tan50°=1,那么∠A的度數是


  1. A.
    50°
  2. B.
    40°
  3. C.
    數學公式)°
  4. D.
    數學公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直角坐標系xOy中,直線y=mx與雙曲線數學公式相交于A(-1,a)、B兩點,BC⊥x軸,垂足為C,△AOC的面積是1.
(1)求m、n的值;
(2)求直線AC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在一次捐款活動中,開縣某中學九年級1班同學全部積極參加了捐款活動,捐款情況的部分統計如圖所示:
(1)請根據以上統計圖中的信息,求該班學生人數及捐款金額的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
(2)請將該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3)校園廣播站的小記者準備到九年級1班采訪捐款100元的同學,則在捐款100元的張伍、王明、李海、譚非、陶青這五位同學中,恰巧采訪到王明、李海兩位同學的概率是多少?請用列表法或畫數狀圖的方法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已知:如圖所示,在△ABC中,∠C=90°,BC=5cm,AC=7cm.兩個動點P、Q分別從B、C兩點同時出發(fā),其中點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著線段BC向點C運動,點Q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著線段CA向點A運動.
(1)P、Q兩點在運動過程中,經過幾秒后,△PCQ的面積等于4厘米2?經過幾秒后PQ的長度等于5厘米?
(2)在P、Q兩點在運動過程中,四邊形ABPQ的面積能否等于11厘米2?試說明理由.
(3)經過幾秒時以C、P、Q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O的直徑AB垂直弦CD于點E,連接BC、OC.
(1)求證:∠BCD=數學公式∠COB;
(2)若OC=10,∠BCD=15°,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拋物線與x軸交于點A(-1,0)、B(3,0),與y軸交于點C(0,3).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及頂點D的坐標;
(2)若點P是拋物線第一象限上的一個動點,過點P作PQ∥AC交x軸于點Q.當點P的坐標為______時,四邊形PQAC是平行四邊形 (利用備用圖畫圖,直接寫出結果,不寫求解過程);
(3)若P為線段BD上的一個動點,過點P作PM⊥x軸于點M,求四邊形PMAC的面積的最大值和此時點P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根據里氏震級的定義,地震所釋放的相對能量E與地震級數n的關系為:E=10n,那么9級地震所釋放的相對能量是7級地震所釋放的相對能量的倍數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拋物線y=ax2-(a+1)x與直線y=kx的一個公共點為A(4,8).
(1)求此拋物線和直線的解析式;
(2)若點P在線段OA上,過點P作y軸的平行線交(1)中拋物線于點Q,求線段PQ長度的最大值;
(3)記(1)中拋物線的頂點為M,點N在此拋物線上,若四邊形AOMN恰好是梯形,求點N的坐標及梯形AOMN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