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濟南)如圖(1),已知Rt△ABC中,∠CAB=30°,BC=5.過點AAEAB,且AE=15,連結(jié)BEAC于點P

(1)求PA的長;

(2)以點A為圓心,AP為半徑作⊙A,試判斷BE與⊙A是否相切,并說明理由;

(3)如圖(2),過點CCDAE,垂足為D.以點A為圓心,r為半徑作⊙A;以點C為圓心,R為半徑作⊙C.若rR的大小是可變化的,并且在變化過程中保持⊙A和⊙C相切,且使D點在⊙A的內(nèi)部,B點在⊙A的外部,求rR的變化范圍.

答案:略
解析:

解:(1)∵在RtABC中,∠CAB=30°,BC=5,

AC=2BC=10

AEBC,∴△APE∽△CPB,

PAPC=EABC=31

PAAC=34,

(2)BE與⊙A相切.

證明:∵在RtABE中,AE=15,

∴∠ABE=60°,

又∵∠PAB=30°,∴∠ABE+∠PAB=90°,

∴∠APB=90°,∴BE與⊙A相切.

(3)因為AD=5,,所以r的變化范圍為

當⊙A與⊙C外切時,Rr=10,所以R的變化范圍為;

當⊙A與⊙C內(nèi)切時,Rr=10,所以R的變化范圍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年江蘇省南通市啟東中學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三)(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濟南)如圖1,以矩形OABC的兩邊OA和OC所在的直線為x軸、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A點的坐標為(3,0),C點的坐標為(0,4).將矩形OABC繞O點逆時針旋轉(zhuǎn),使B點落在y軸的正半軸上,旋轉(zhuǎn)后的矩形為OA1B1C1,BC,A1B1相交于點M.
(1)求點B1的坐標與線段B1C的長;
(2)將圖1中的矩形OA1B1C1沿y軸向上平移,如圖2,矩形PA2B2C2是平移過程中的某一位置,BC,A2B2相交于點M1,點P運動到C點停止.設點P運動的距離為x,矩形PA2B2C2與原矩形OABC重疊部分的面積為y,求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x的取值范圍;
(3)如圖3,當點P運動到點C時,平移后的矩形為PA3B3C3.請你思考如何通過圖形變換使矩形PA3B3C3與原矩形OABC重合,請簡述你的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浙江省溫州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第三次模擬檢測(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6•濟南)如圖,L1是反比例函數(shù)y=在第一象限內(nèi)的圖象,且過點A(2,1),L2與L1關于x軸對稱,那么圖象L2的函數(shù)解析式為    (x>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松昌實驗學校中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濟南)如圖1,以矩形OABC的兩邊OA和OC所在的直線為x軸、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A點的坐標為(3,0),C點的坐標為(0,4).將矩形OABC繞O點逆時針旋轉(zhuǎn),使B點落在y軸的正半軸上,旋轉(zhuǎn)后的矩形為OA1B1C1,BC,A1B1相交于點M.
(1)求點B1的坐標與線段B1C的長;
(2)將圖1中的矩形OA1B1C1沿y軸向上平移,如圖2,矩形PA2B2C2是平移過程中的某一位置,BC,A2B2相交于點M1,點P運動到C點停止.設點P運動的距離為x,矩形PA2B2C2與原矩形OABC重疊部分的面積為y,求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x的取值范圍;
(3)如圖3,當點P運動到點C時,平移后的矩形為PA3B3C3.請你思考如何通過圖形變換使矩形PA3B3C3與原矩形OABC重合,請簡述你的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課標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6•濟南)如圖,L1是反比例函數(shù)y=在第一象限內(nèi)的圖象,且過點A(2,1),L2與L1關于x軸對稱,那么圖象L2的函數(shù)解析式為    (x>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大綱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濟南)如圖1,以矩形OABC的兩邊OA和OC所在的直線為x軸、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A點的坐標為(3,0),C點的坐標為(0,4).將矩形OABC繞O點逆時針旋轉(zhuǎn),使B點落在y軸的正半軸上,旋轉(zhuǎn)后的矩形為OA1B1C1,BC,A1B1相交于點M.
(1)求點B1的坐標與線段B1C的長;
(2)將圖1中的矩形OA1B1C1沿y軸向上平移,如圖2,矩形PA2B2C2是平移過程中的某一位置,BC,A2B2相交于點M1,點P運動到C點停止.設點P運動的距離為x,矩形PA2B2C2與原矩形OABC重疊部分的面積為y,求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x的取值范圍;
(3)如圖3,當點P運動到點C時,平移后的矩形為PA3B3C3.請你思考如何通過圖形變換使矩形PA3B3C3與原矩形OABC重合,請簡述你的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