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4的正方形,以AB為直徑在正方形內(nèi)作半圓,P是半圓上的動點(不與點A、B重合),連接PA、PB、PC、PD.

(1)如圖①,當PA的長度等于     時,∠PAB=60°;當PA的長度等于      時,△PAD是等腰三角形;

(2)如圖②,以AB邊所在直線為x軸、AD邊所在直線為y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點A即為原點O),把△PAD、△PAB、△PBC的面積分別記為S1、S2、S3.坐標為(a,b),試求2 S1 S3-S22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時a,b的值.

 

 

【答案】

(1)2,;(2)當a=2時,b=2,2S1S3-S22有最大值是16.

【解析】

試題分析:(1)因為由是直徑,可得∠APB=90°,要使∠PAB=60,即要∠PBA=30 ,即PA=PB=2,當PA=PD、PD=DA時,△PAD是等腰三角形,作輔助線DOAP交PA于G,然后由正方形的性質(zhì)、勾股定理易知△PAD△DGA,從而用對應邊的相似比可得.

(2)要求2S1 S3-S22的最大值,只要先把S1、S2、S3用a,b表示,再根據(jù)得到關系式,從而利用二次函數(shù)最大值概念求得.

試題解析:(1)若∠PAB=60°,需∠PBA=30°,

∵AB是直徑,

∴∠APB=90°,

則在Rt△PAB中,PA=AB=2,

∴當PA的長度等于2時,∠PAB=60°;

①若△PAD是等腰三角形,當PA=PD時,如圖1,

此時P位于正方形ABCD的中心O.

則PD⊥PA,PD=PA,

∴AD2=PD2+PA2=2PA2=16,

∴PA=2

②當PD=DA時,以點D為圓心,DA為半徑作圓與弧AB的交點為點P.如圖2

連PD,令AB中點為O,再連DO,PO,DO交AP于點G,則△ADO≌△PDO,

∴DO⊥AP,AG=PG,

∴AP=2AG,

又∵DA=2AO,

∴AG=2OG,

設AG為2x,OG為x,

∴(2x)2+x2=4,

∴x=

∴AG=2x=,AP=

∴當PA的長度等于2時,△PAD是等腰三角形.

(2)如圖,過點P分別作PE⊥AB,PF⊥AD,垂足分別為E、F,延長EP交BC于點G,則PG⊥BC.

∵P點坐標為(a,b),

∴PE=b,PF=a,PG=4-a

在△PAD、△PAB和△PBC中,

∵AB為直徑

∴∠APB=90°

,即

∴當a=2時,b=2,2S1S3-S22有最大值是16.

考點: 圓的綜合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3、已知四邊形ABCD是矩形,當補充條件
AB=AD
(用字母表示)時,就可以判定這個矩形是正方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M、N分別是邊BC、CD上的動點,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4cm.

(1)如圖①,O是正方形ABCD對角線的交點,若OM⊥ON,求四邊形MONC的面積;
(2)如圖②,若∠MAN=45°,求△MCN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M、N分別是邊BC,CD上的動點.
(1)如圖①,設O是正方形ABCD對角線的交點,若OM⊥ON,求證:BM=CN,
(2)在(1)的條件下,若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4cm,求四邊形MONC的面積;
(3)如圖②,若∠MAN=45°試說明△MCN的周長等于正方形ABCD周長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則下列結(jié)論中哪一個不滿足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四邊形ABCD是菱形,點E、F分別是邊CD、AD的中點,若AE=3cm,那么CF=
3
3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