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多邊形ABCDE中,∠A=∠AED=∠D=90°,AB=5,AE=2,ED=3,過點E作EF∥CB交AB于點F,F(xiàn)B=1,過AE上的點P作PQ∥AB交線段EF于點O,交折線BCD于點Q,設AP=x,POOQ=y.

(1)①延長BC交ED于點M,則MD= , DC=;

(2)求y關于x的函數(shù)解析式;
(3)當a≤x≤ (a>0)時,9a≤y≤6b,求a,b的值;
(4)當1≤y≤3時,請直接寫出x的取值范圍.

【答案】
(1)2;1
(2)解:∵AP=x,EP=2﹣x,

在RT△AEF中,tan∠AEF= = =2,

∴PO=PEtan∠AEF=2×(2﹣x)=﹣2x+4.

當0<x≤1時,

∵OQ=FB=1,

∴y=POOQ=(﹣2x+4)×1=﹣2x+4;

當1<x≤2時,

∵PQ=3,∴OQ=3﹣OP,

∵POOQ=y,

∴y=PO(3﹣PO)=(﹣2x+4)(3+2x﹣4)=﹣4x2+10x﹣4,

∴y=


(3)

解:當a≤x≤ (a>0)時,9a≤y≤6b,

∵y=﹣2x+4,

∴y隨x的增大而減小,

∴4﹣2× =9a,4﹣2a=6b,

解得:a= ,b=


(4)

解:圖象如圖所示,

①當0<x≤1時,1≤4﹣2x≤3,

≤x≤ ,

≤x≤1,

②當1<x≤2時,y=﹣4x2+10x﹣4的對稱軸為x= ,ymax= ,

當y=1,x= ,而 <2,

∴1≤x≤

綜上所述:當1≤y≤3時,x的取值范圍為 ≤x≤


【解析】解:(1)①∵EF∥CB,PQ∥AB,
∴四邊形OFBQ是平行四邊形,
∴OQ=BF=1,
∵∠A=∠AED=90°,
∴DE∥AB,
∴四邊形EMBF是平行四邊形,
∴EM=BF=1,
∵DE=3,
∴DM=2,
∵∠D=∠A=90°,∠DMC=∠B=∠EFA,
∴△DMC∽△AEF,

∵AF=AB﹣BF=4,

∴CD=1;
所以答案是:2,1;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的相關知識點,需要掌握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對應線段(對應高、對應中線、對應角平分線、外接圓半徑、內切圓半徑等)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解方程:
(1)x2+2x=0;
(2)x2-x-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M為雙曲線y= 上的一點,過點M作x軸、y軸的垂線,分別交直線y=﹣x+m于點D,C兩點,若直線y=﹣x+m與y軸交于點A,與x軸相交于點B.

(1)求ADBC的值.
(2)若直線y=﹣x+m平移后與雙曲線y= 交于P、Q兩點,且PQ=3 ,求平移后m的值.
(3)若點M在第一象限的雙曲線上運動,試說明△MPQ的面積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求出最大面積和M的坐標;如果不存在,試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矩形ABCD中,點E,F(xiàn)分別是BC,DC上的一個動點,以EF為對稱軸折疊△CEF,使點C的對稱點G落在AD上,若AB=3,BC=5,則CF的取值范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拋物線y=﹣x2+bx+c與x軸相交于A、B兩點,與y軸相交于點C,且點B與點C的坐標分別為B(3,0).C(0,3),點M是拋物線的頂點.

(1)求二次函數(shù)的關系式;
(2)點P為線段MB上一個動點,過點P作PD⊥x軸于點D.若OD=m,△PCD的面積為S,試判斷S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并說明理由;
(3)在MB上是否存在點P,使△PCD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請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直線y=﹣ x+3分別交x軸、y軸于點A、B,P是拋物線y=﹣ x2+2x+5的一個動點,其橫坐標為a,過點P且平行于y軸的直線交直線y=﹣ x+3于點Q,則當PQ=BQ時,a的值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以A點為圓心,以相同的長為半徑作弧,分別與射線AM,AN交于B,C兩點,連接BC,再分別以B,C為圓心,以相同長(大于 BC)為半徑作弧,兩弧相交于點D,連接AD,BD,CD.則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AD平分∠MAN
B.AD垂直平分BC
C.∠MBD=∠NCD
D.四邊形ACDB一定是菱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計算與解分式方程.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定義:對于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任意直線MN及點P,取直線MN上一點Q,線段PQ與直線MN成30°角的長度稱為點P到直線MN的30°角的距離,記作d(P→MN).
已知O為坐標原點,A(4,0),B(3,3)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根據(jù)上述定義,解答下列問題:

(1)點A到直線OB的30°角的距離d(A→OB)=;
(2)已知點G到線段OB的30°角的距離d(G→OB)=2,且點G的橫坐標為1,則點G的縱坐標為
(3)若點A到直線l:y=kx+1的30°角的距離d(A→l)=4,求k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