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中,∠A是直角,下列結(jié)論中錯誤的是


  1. A.
    a2+b2=c2
  2. B.
    a2=b2+c2
  3. C.
    b2=a2-c2
  4. D.
    a2-b2=c2
A
分析:根據(jù)勾股定理:在任何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長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邊長的平方即可作出選擇.
解答:∵△ABC中,∠A是直角,
∴a2+b2=c2
故選A.
點評:考查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是a,b,斜邊長為c,那么a2+b2=c2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1,在Rt△ABC中,∠A=90°,AB=AC,BC=4
2
,另有一等腰梯形DEFG(GF∥DE)的底邊DE與BC重合,兩腰分別落在AB,AC上,且G,F(xiàn)分別是AB,AC的中點.
精英家教網(wǎng)
(1)求等腰梯形DEFG的面積;
(2)操作:固定△ABC,將等腰梯形DEFG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沿BC方向向右運動,直到點D與點C重合時停止.設(shè)運動時間為x秒,運動后的等腰梯形為DEF′G′(如圖2).
探究1:在運動過程中,四邊形BDG′G能否是菱形?若能,請求出此時x的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探究2:設(shè)在運動過程中△ABC與等腰梯形DEFG重疊部分的面積為y,求y與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09•荊州二模)如圖①,在Rt△ABC中,∠A=90°,AB=AC,BC=4
2
,另有一個等腰梯形DEFG(GF‖DE)的底邊DE與BC重合,兩腰分別落在AB、AC上,且G、F分別是AB、AC的中點,P點為AG上的一動點.
(1)填空:等腰梯形DEFG的面積為
6
6

(2)操作:固定△ABC,將等腰梯形DEFG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沿BC方向向右運動,直到點D與點C重合時停止.設(shè)運動時間為x秒,運動后的等腰梯形為DEF′G′(如圖②).
探究1:設(shè)在運動過程中△ABC與等腰梯形DEF′G′重疊部分的面積為y,直接寫出y與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和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探究2:在運動過程中,四邊形BDG′G能否是菱形?若能,設(shè)過動點P且平分此菱形面積的直線交GF于去,當(dāng)S△PGQ=
2
8
時,求P點的位置;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等腰Rt△ABC中,∠C=90°,AC=8,將直角尺的頂點放在邊AB中點F上,直角尺的兩邊分別交AC、BC于點D、E,連接DE,直角尺在旋轉(zhuǎn)的過程中,下列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一天,數(shù)學(xué)學(xué)習(xí)小組的三名同學(xué)小聰、小明、小雨發(fā)現(xiàn)一把30°的直角尺斜靠在教室的墻角(如圖,△ABC中的直角邊BC長為50cm),小聰提議針對這一現(xiàn)象,每人提出一個數(shù)學(xué)問題.
(1)小明量了OB的長度并給出了第一個問題:“我量得OB=40cm,則OC=
30cm
30cm

(2)突然,由于支撐不住,尺子緊貼著墻面慢慢滑下來,點B沿墻EO向下滑動,點C沿底OF向右滑動,小雨立即給出了第二個問題:“如果點B始終沿著EO下滑至點O為止,在這個過程中,點B下滑的距離與點C向右滑動的距離有可能相等嗎?為什么?”
(3)輪到小聰了,她想了會兒說道:“在聽小雨所說的整個下滑過程中,點A與墻角O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請同學(xué)們分別回答上述三個思考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泰勒斯是古希臘哲學(xué)家,相傳他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求出岸上一點到海中一艘船的距離.如圖,B是觀察點,船A在B的正前方,過B作AB的垂線,在垂線上截取任意長BD,C是BD的中點,觀察者從點D沿垂直于BD的DE方向走,直到點E、船A和點C在一條直線上,那么△ABC≌△EDC,從而量出DE的距離即為船離岸的距離AB,這里判定△ABC≌△EDC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