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已知點A(-1,0),B(3,0),C(0,t),且t>0,tan∠BAC=3,拋物線經(jīng)過A、B、C三點,點P(2,m)是拋物線與直線l:y=k(x+1)的一個交點.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對于動點Q(1,m),求PQ+QB的最小值;
(3)若動點M在直線l上方的拋物線上運動,求△AMP的邊AP上的高h的最大值.

【答案】分析:(1)根據(jù)題意可知tan∠BAC=3,所以可求得點C的坐標,根據(jù)待定系數(shù)法,即可求得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2)因為點P在拋物線上,所以可求得m的值,即可求得直線l的解析式,根據(jù)題意可得點Q在直線x=1上,可知點Q在拋物線的對稱軸上,有兩點間線段最短可知直線AP與拋物線的對稱軸的交點即是點Q;求得AP的值即可;
(3)可首先求得△APM的最大值,利用圖形面積的拼湊方法即可求得,再根據(jù)面積公式求得h的最大值即可.
解答:解:(1)∵tan∠BAC=3,
==3,
∴OC=3,
∴點C的坐標為(0,3),
∴t=3,
將點A、B、C的坐標代入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得:,
解得:
∴此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x2+2x+3;

(2)∵點P(2,m)在拋物線上,
∴m=3,
∴點P的坐標為(2,3),
∴3=3k,
∴k=1,
∴直線l的解析式為y=x+1,
∵y=-x2+2x+3=-(x-1)2+4,
∴此函數(shù)的對稱軸為x=1,
∴點Q在拋物線的對稱軸上,
∴點B關于對稱軸的對稱點為點A,
∴設直線AP的解析式為y=kx+b,
,
,
∴直線AP的解析式為y=x+1,
∴點Q的坐標為(1,2),
∴PQ+QB=PA==3;

(3)過點P作PN⊥x軸于點N,過點M作MK⊥x軸于點K,
設點M的坐標為(x,-x2+2x+3),
∴S△APM=S△AKM+S梯形PNKM-S△PNA
=(1+x)(-x2+2x+3)+(-x2+2x+3+3)(2-x)-×3×3,
=-(x2-x-2),
=-(x-2+,
∴△APM的最大值為
∵AP的長度不變,
∴△AMP的邊AP上的高h的最大值為
點評:此題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的綜合應用,要注意待定系數(shù)法球函數(shù)的解析式,還要注意利用二次函數(shù)求最大值,注意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已知點E、F分別是△ABC中AC、AB邊的中點,BE、CF相交于點G,F(xiàn)G=2,則CF的長為( 。
A、4B、4.5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3、如圖所示,已知點E、F分別是△ABC中AC、AB邊的中點,BE、CF相交于點G,F(xiàn)G=2,則CF的長為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①所示,已知點0是∠EPF的平分線上的點,以點0為圓心的圓與角的兩邊分別交于A,B和C,D.求證:AB=CD.
變式:(1)若角的頂點P在圓上,如圖②所示,上述結論成立嗎?請加以說明;
(2)若角的頂點P在圓內,如圖③所示,上述結論成立嗎?請加以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y=
m2x
和一次函數(shù)y=-2x-1,其中依次函數(shù)的圖象經(jīng)過(a,b),(a+1,b+m)兩點.
(1)求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2)如圖所示,已知點A在第二象限,且同時在上述兩個函數(shù)的圖象上,求點A的坐標;
(3)利用(2)的結果,試判斷在x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AOP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把符合條件的P點坐標都求出來;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已知點A(-3,4)和B(-2,1),試在y軸上求一點P,使PA+PB的值最小,并求出點P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