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
小明遇到一個問題:如圖(1),在□ABCD中,點E是邊BC的中點,點F是線段AE上一點,BF的延長線交射線CD于點G. 如果,求的值.

他的做法是:過點E作EH∥AB交BG于點H,則可以得到△BAF∽△HEF.
請你回答:(1)AB和EH的數(shù)量關系為    ,CG和EH的數(shù)量關系為    的值為    .
(2)如圖(2),在原題的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那么的值為    (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3)請你參考小明的方法繼續(xù)探究:如圖(3),在四邊形ABCD中,DC∥AB,點E是BC延長線上一點,AE和BD相交于點F. 如果,那么的值為    (用含m,n的代數(shù)式表示).

(1),, ;(2);(3)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的設計獨具匠心:由平行四邊形中的一個特殊的例子出發(fā)(第1問),推廣到平行四邊形中的一般情形(第2問),最后再通過類比、轉化到梯形中去(第3問).各種圖形雖然形式不一,但運用的解題思想與解題方法卻是一以貫之:即通過構造相似三角形,得到線段之間的比例關系,這個比例關系均統(tǒng)一用同一條線段來表達,這樣就可以方便地求出線段的比值.本題體現(xiàn)了初中數(shù)學的類比、轉化、從特殊到一般等思想方法,有利于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1)根據(jù)△BAF∽△HEF,可知兩三角形的相似比是3:1,所以AB=3EH;由EH∥AB、CD∥AB可得EH∥CD,故△BCG∽△BEH,而E為BC的中點,所以兩三角形的相似比為2:1,所以CG=2EH;由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得,AB=CD,所以.
根據(jù)(1)的分析,易得.(3)本問體現(xiàn)“類比”與“轉化”的情形,將(1)(2)問中的解題方法推廣轉化到梯形中,如下圖所示.

試題解析:
解:(1)依題意,過點E作EH∥AB交BG于點H,如右圖1所示.則有△ABF∽△HEF,
,即AB=3EH
∵EH∥AB、CD∥AB可得EH∥CD,
∴△BCG∽△BEH,
又∵E為BC的中點,
∴CG=2EH;

故填空依次為:,, .
同理根據(jù)(1)可以發(fā)現(xiàn):,;

故填空為 .
如上圖所示,過點E作EH//AB交BD的延長線于點H,則有EH//AB//CD
∵EH//CD
∴△BCD∽△BEF,
,即
又∵

∵EH//AB
∴△ABF∽△EHF

故填空為:.
考點:1、相似形綜合題;2、平行四邊形的性質;3、梯形;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已知:如圖9,在△ABC中,已知點D在BC上,聯(lián)結AD,使得,DC=3且 ﹦1﹕2.

(1)求AC的值;
(2)若將△ADC沿著直線AD翻折,使點C落點E處,AE交邊BC于點F,且AB∥DE,求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BC和△是以坐標原點O為位似中心的位似圖形,且點B(3,1),B′(6,2).

(1)請你根據(jù)位似的特征并結合點B的坐標變化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點A(,3),則A′的坐標為         ;②△ABC與△的相似比為        ;
(2)若△ABC的面積為m,求△A′B′C′的面積.(用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以點M(1,-1)為圓心,以為半徑作圓,與x軸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C、D兩點,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經過點A、B、C,頂點為E.

(1)求此二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
(2)設∠DBC=a,∠CBE=b,求sin(a-b)的值;
(3)坐標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以P、A、C為頂點的三角形與△BCE相似.若存在,請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ABC是格點三角形(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都是小正方形的頂點).

(1)若以格點P、A、B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相似但不全等,請作出所有符合要求的點P;
(2)請寫出符合條件格點P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提出問題

如圖1,在等邊△ABC中,點M是BC上的任意一點(不含端點B、C),連結AM,以AM為邊作等邊△AMN,連結CN.求證:∠ABC=∠ACN.
類比探究
如圖2,在等邊△ABC中,點M是BC延長線上的任意一點(不含端點C),其它條件不變,(1)中結論∠ABC=∠ACN還成立嗎?請說明理由.
拓展延伸
如圖3,在等腰△ABC中,BA=BC,點M是BC上的任意一點(不含端點B、C),連結AM,以AM為邊作等腰△AMN,使頂角∠AMN=∠ABC.連結CN.試探究∠ABC與∠ACN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方格紙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ABC和△DEF的頂點都在方格紙的格點上.

(1)判斷△ABC和△DEF是否相似,并說明理由;
(2)P1,P2,P3,P4,P5,D,F(xiàn)是△DEF邊上的7個格點,請在這7個格點中選取3個點作為三角形的頂點,使構成的三角形與△ABC相似(要求寫出2個符合條件的三角形,并在圖中連結相應線段,不必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在邊長為6的菱形ABCD中,動點M從點A出發(fā),沿A→B→C向終點C運動,連接DM交AC于點N.
(1)如圖1,當點M在AB邊上時,連接BN

①試說明:;
②若∠ABC=60°,AM=4,求點M到AD的距離.
(2)如圖2,若∠ABC=90°,記點M運動所經過的路程為x(6≤x≤12).試問:x為何值時,△ADN為等腰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點B在線段AC上,點D,E在AC同側,∠A=∠C=90°,BD⊥BE,AD=BC.

(1)求證:AC=AD+CE;
(2)若AD=3,CE=5,點P為線段AB上的動點,連接DP,作PQ⊥DP,交直線BE于點Q;
(i)當點P與A,B兩點不重合時,求的值;
(ii)當點P從A點運動到AC的中點時,求線段DQ的中點所經過的路徑(線段)長.(直接寫出結果,不必寫出解答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