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裕華區(qū)二模)如圖1,等腰直角△ABC的頂點A,B的坐標分別為(0,10),(8,4),頂點C在第一象限.點P從點A出發(fā),沿△ABC的邊按逆時針方向勻速運動,同時,點O從點E(4,0)出發(fā),沿x軸正方向以相同速度運動.當點P到達點C時.P、Q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
(1)求AB邊的長及點C的坐標.
(2)當點P在AB邊上運動時,△OPQ的面積S(平方單位)與時間t(秒)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為拋物線的一部分(如圖2所示),求P、Q兩點的運動速度.
(3)求(2)中面積S(平方單位)與時間t(秒)的函數(shù)關系式及面積S取最大值時點P的坐標.
(4)若點P、Q保持原速度不變,當點P沿著A→B→C勻速運動時,是否存在某時刻t(秒).使得OP=PQ,如果存在,請求出符合條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1)過點B作BM⊥y軸于點M,過點C作CN⊥MB的延長線于點N,由條件可以得出△AMB≌△BNC,根據(jù)A、B的坐標可以求出AM、BM的值,可以求出C的坐標,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B的值.
(2)由圖2可知,點P從A運動到B用了10秒,由行程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可以求出P、Q的運動速度.
(3)作PG⊥y軸于G,BF⊥y軸于F,如圖則PG∥BF,△AGP∽△AFB,利用相似三角形對應線段成比例表示出三角形POQ的高,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就可以求出(2)中面積S(平方單位)與時間t(秒)的函數(shù)關系式.然后轉化為頂點式就可以求出最值了.
(4)當P在AB 上時,若OP=PQ,如圖則作PH⊥x軸,有△AGP∽△AFB;當P在 BC上時,若OP=PQ過P作PH⊥x軸,過B作BF⊥y軸于F,交PH于M.有△PBM∽△BAF,有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就可以求出點P的坐標.
解答:解:(1)過點B作BM⊥y軸于點M,過點C作CN⊥MB的延長線于點N,
∴∠AMB=∠CNB=90°
∵點A,B的坐標分別為(0,10),(8,4),
∴MB=8,MO=4,AO=10,
∴AM=6,在Rt△AMB中,由勾股定理,得
AB=1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C,∠ABC=90°,
∴△AMB≌△BNC,
∴BN=AM=6,CN=BM=8,
∴MN=14,CN=8
∴C(14,12)

(2)由圖2可知,點P從A運動到B用了10秒
∵AB=10,10÷10=1,
∴P,Q兩點運動速度均為每秒1個單位.
(3)作PG⊥y軸于G,BF⊥y軸于F,如圖則PG∥BF,
∴△AGP∽△AFB,
GA
FA
=
AP
AB
,
∴GA=
3
5
t,
∴OG=10-
3
5
t,
∵OQ=4+t,
∴S=
1
2
OQ×OG=
1
2
(4+t)( 10-
3
5
t)
即S=-
3
10
t2+
19
5
t+20

S=-
3
10
(t2-
38
3
t)+20
S=-
3
10
(t-
19
3
2+
961
30

∴當t=
19
3
時,S有最大值,此時,GP=
4
5
t=
76
15
,OG=10-
3
5
t=
31
5

∴P(
76
15
,
31
5
)  
(4)當P在AB 上時,若OP=PQ如圖則作PH⊥x軸,
于是OH=
1
2
OQ=
1
2
(4+t)

∵△AGP∽△AFB
OH
t
=
8
10
,OH=
4
5
t

4
5
t
=
1
2
(4+t)
,t=
20
3

當P在 BC上時,若OP=PQ
過P作PH⊥x軸,過B作BF⊥y軸于F,交PH于M.
∵△PBM∽△BAF,OH=
1
2
OQ=
1
2
(4+t)
,PB=t-10,BA=10,AF=6,
t-10
10
=
BM
6
,BM=
3
5
(t-10),
∴8+
3
5
(t-10)=
1
2
(4+t)
,t=0(舍去),
∴綜上所述:當t=
20
3
時,OP=PQ
點評:本題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勾股定理的運用,三角形的面積的運用,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的運用,坐標與圖象的性質及動點問題的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9•裕華區(qū)二模)如圖△ABC中,點D、E分別在AB、BC邊上,DE∥AC,∠B=40°,∠C=70°,那么∠BDE的度數(sh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9•裕華區(qū)二模)如圖,長方形ABCD中放置9個形狀、大小都相同的小長方形,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82
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9•裕華區(qū)二模)已知:a=-
1
2
時,求:(1+
4
a2-4
)•
a+2
a
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9•裕華區(qū)二模)已知,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將一塊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如圖放置,讓△ABC在BC所在的直線l上向左平移.當點B與點E重合時,點A恰好落在三角板的斜邊DF上的M點,點C在N點位置上(假定AB、AC與三角板斜邊的交點為G、H)
問:(1)在△ABC平移過程中,通過測量CH、CF的長度,猜想CH、CF滿足的數(shù)量關系;
(2)在△ABC平移過程中,通過測量BE、AH的長度,猜想BE.AH滿足的數(shù)量關系;
(3)證明(2)中你的猜想.(證明不得含有圖中未標示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