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點A,B,C在⊙O上,CO的延長線交AB于點D,∠A=50°,∠B=30°,則∠ADC的度數(shù)為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陰影部分是由5個小正方形涂黑組成的一個直角圖形,再將方格內(nèi)空白的兩個小正方形涂黑,得到新的圖形(陰影部分)是軸對稱圖形,其中涂法有( )

A.6種 B.7種 C.8種 D.9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江西南昌卷)數(shù)學(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先化簡,再求值:,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江西卷)數(shù)學(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甲、乙兩人在100米直道AB上練習勻速往返跑,若甲、乙分別在A,B兩端同時出發(fā),分別到另一端點掉頭,掉頭時間不計,速度分別為5m/s和4m/s.

(1)在坐標系中,虛線表示乙離A端的距離s(單位:m)與運動時間t(單位:s)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0≤t≤200),請在同一坐標系中用實線畫出甲離A端的距離s與運動時間t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0≤t≤200);

(2)根據(jù)(1)中所畫圖象,完成下列表格:

兩人相遇次數(shù)

(單位:次)

1

2

3

4

n

兩人所跑路程之和(單位:m)

100

300

(3)①直接寫出甲、乙兩人分別在第一個100m內(nèi),s與t的函數(shù)解析式,并指出自變量t的取值范圍;

②求甲、乙第6此相遇時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江西卷)數(shù)學(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先化簡,再求值:,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江西卷)數(shù)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小賢為了體驗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將四根木條用釘子釘成一個矩形框架ABCD,B與D兩點之間用一根橡皮筋拉直固定,然后向右扭動框架,觀察所得四邊形的變化.下面判斷錯誤的是( )

A.四邊形ABCD由矩形變?yōu)槠叫兴倪呅?

B.BD的長度增大

C.四邊形ABCD的面積不變

D.四邊形ABCD的周長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江蘇鹽城卷)數(shù)學(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本題滿分10分)如圖,把△EFP按圖所示的方式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頂點E、F、P分別在線段AB、AD、AC上.已知EP=FP=,EF=,∠BAD=60°,且AB.

(1)求∠EPF的大。

(2)若AP=6,求AE+AF的值;

(3)若△EFP的三個頂點E、F、P分別在線段AB、AD、AC上運動,請直接寫出AP長的最大值和最小

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江蘇鹽城卷)數(shù)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若二次根式有意義,則的取值范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27本章檢測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4廣東)如圖,在△ABC中,AB=AC,AD⊥BC于點D,BC=10cm,AD=8cm.點P從點B出發(fā),在線段BC上以每秒3cm的速度向點C勻速運動,與此同時,垂直于AD的直線m從底邊BC出發(fā),以每秒2cm的速度沿DA方向勻速平移,分別交AB,AC,AD于點E,F(xiàn),H,當點P到達點C時,點P與直線m同時停止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s(t>0).

(1)當t=2時,連接DE,DF,求證:四邊形AEDF為菱形.

(2)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所形成的△PEF的面積存在最大值,當△PEF的面積最大時,求線段BP的長.

(3)是否存在某一實數(shù)t,使△PEF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請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