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數軸上有A、B、C三點,點A和點B間距20個單位長度且點A、B表示的有理數互為相反數,AC=36,數軸上有一動點P從點A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軸向終點C移動,設移動時間為t秒.
(1)點A表示的有理數是 ,點B表示的有理數是 ,點C表示的有理數是 .
(2)當點P運動到點B時,點Q從點O出發(fā),以每秒6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軸在點O和點C之間往復運動.
①求t為何值時,點Q第一次與點P重合?
②當點P運動到點C時,點Q的運動停止,求此時點Q一共運動了多少個單位長度,并求出此時點Q在數軸上所表示的有理數.
【答案】(1)﹣10,10,26;;(2)①當t=22時,點Q第一次與點P重合;②點Q一共運動了96個單位長度,此時點Q所表示的有理數是8
【解析】
(1)根據題意求出點A表示的有理數是﹣10,結合相反數的概念可知點B表示的有理數,根據AC=36即可求出點C表示的有理數.
(2)①點Q第一次與點P重合時, OQ = BP +10,據此列出方程6(t﹣20)=(t﹣20)+10求解即可;
②根據題意求得點Q的運動時間,然后由運動路程=時間×速度列出式子即可求出運動路程,結合點C表示的有理數是26可求出點Q所表示的有理數即可求解.
(1)設點A表示的有理數是﹣a,則由題意得:﹣2a=20,
解得a=﹣10,
所以點A表示的有理數是﹣10,點B表示的有理數是10.
因為AC=36,
所以點C表示的有理數是26.
故答案是:﹣10;10;26;
(2)①由題意得,次數BP=t﹣20,OQ=6(t﹣20)
6(t﹣20)﹣10=t﹣20,
解得t=22.
20<22<36.
所以當t=22時,點Q第一次與點P重合;
②BC=16,16÷1=16(秒)
16×6=96
96÷26=3余18,26﹣18=8
所以,點Q一共運動了96個單位長度,此時點Q所表示的有理數是8.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四個三角形,分別滿足下列條件:(1)一個角等于另外兩個內角之和;(2)三個內角之比為3:4:5;(3)三邊之比為5:12:13;(4)三邊長分別為5,24,25.其中直角三角形有( 。
A. 1個B. 2個C. 3個D. 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D是△ABC的中線,將BC邊所在直線繞點D順時針旋轉角,交邊AB于點M,交射線AC于點N,設AM=xAB,AN=yAC(x,y≠0).
(1)如圖1,當△為等邊三角形且°時,證明:△AMN∽△DMA;
(2)如圖2,證明: ;
(3)如圖3,當G是AD上任意一點時(點G不與A重合),過點G的直線交邊AB于點 ,交射線AC于點,設AG=nAD, ,猜想: 是否成立?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一次函數y=kx+b與反比例函數y=的圖象交于A(2,3),B(﹣3,n)兩點.
(1)求一次函數與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
(2)根據所給條件,請直接寫出不等式kx+b>的解集;
(3)過點B作BC⊥x軸,垂足為C,求△AB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O為坐標原點.
(1)已知點A(3,1),連結OA,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平移線段OA,使點O落在點B.設點A落在點C,若點B的坐標為(1,2),請在圖1中作出BC,點C的坐標是_________;
探究二:將線段OA繞點O逆時針旋轉90°,設點A落在點D.則點D的坐標是_______.
(2) 已知四點O(0,0),A (a,b), C,B(c,d),順次連結O,A,C,B.
若所得到的四邊形是正方形,請直接寫出a,b,c,d應滿足的關系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拋物線y=ax2+bx﹣2的對稱軸是直線x=1,與x軸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點C,點A的坐標為(﹣2,0),點P為拋物線上的一個動點,過點P作PD⊥x軸于點D,交直線BC于點E.
(1)求拋物線解析式;
(2)若點P在第一象限內,當OD=4PE時,求四邊形POBE的面積;
(3)在(2)的條件下,若點M為直線BC上一點,點N為平面直角坐標系內一點,是否存在這樣的點M和點N,使得以點B,D,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寫出點N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反比例函數y=的圖象與一次函數y=k(x-2)的圖象交點為A(3,2),B(x,y).
(1)求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的解析式及B點坐標;
(2)若C是y軸上的點,且滿足△ABC的面積為10,求C點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3 cm,P、Q分別從B、A出發(fā)沿BC,AD方向運動,P點的運動速度是1 cm/秒,Q點的運動速度是2 cm/秒。連接AP并過Q作QE⊥AP垂足為E。
(1)求證:△ABP∽△QEA ;
(2)當運動時間t為何值時,△ABP≌△QEA;
(3)設△QEA的面積為y,用運動時間t表示△QEA的面積y。(不要求考慮t的取值范圍)
(提示:解答(2)(3)時可不分先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D中,用直尺和圓規(guī)作∠BAD的平分線AG交BC于點E.若BF=12,AB=10,則AE的長為( )
A. 16B. 15C. 14D. 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