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綿陽)設P(a,b),M(c,d)是反比例函數(shù)y=在第一象限內的圖象上關于直線y=x對稱的兩點,過P、M作坐標軸的垂線(如圖),垂足為Q、N,若∠MON=30°,則=   
【答案】分析:根據(jù)P、M關于y=x對稱,得出a=d,b=c,再根據(jù)已知條件求解.
解答:解:∵P、M關于y=x對稱,
∴a=d,b=c
∵∠MON=30°
∴tan30°==,∴+=+=
故答案為: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對稱得到兩個點的坐標之間的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4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四邊形》(05)(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綿陽)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D=4cm,∠A=60°,BD⊥AD.一動點P從A出發(fā),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的路線勻速運動,過點P作直線PM,使PM⊥AD.
(1)當點P運動2秒時,設直線PM與AD相交于點E,求△APE的面積;
(2)當點P運動2秒時,另一動點Q也從A出發(fā)沿A→B→C的路線運動,且在AB上以每秒1cm的速度勻速運動,在BC上以每秒2cm的速度勻速運動.過Q作直線QN,使QN∥PM.設點Q運動的時間為t秒(0≤t≤10),直線PM與QN截平行四邊形ABCD所得圖形的面積為Scm2
①求S關于t的函數(shù)關系式;
②(附加題)求S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四邊形》(07)(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綿陽)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D=4cm,∠A=60°,BD⊥AD.一動點P從A出發(fā),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的路線勻速運動,過點P作直線PM,使PM⊥AD.
(1)當點P運動2秒時,設直線PM與AD相交于點E,求△APE的面積;
(2)當點P運動2秒時,另一動點Q也從A出發(fā)沿A→B→C的路線運動,且在AB上以每秒1cm的速度勻速運動,在BC上以每秒2cm的速度勻速運動.過Q作直線QN,使QN∥PM.設點Q運動的時間為t秒(0≤t≤10),直線PM與QN截平行四邊形ABCD所得圖形的面積為Scm2
①求S關于t的函數(shù)關系式;
②(附加題)求S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7)(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綿陽)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D=4cm,∠A=60°,BD⊥AD.一動點P從A出發(fā),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的路線勻速運動,過點P作直線PM,使PM⊥AD.
(1)當點P運動2秒時,設直線PM與AD相交于點E,求△APE的面積;
(2)當點P運動2秒時,另一動點Q也從A出發(fā)沿A→B→C的路線運動,且在AB上以每秒1cm的速度勻速運動,在BC上以每秒2cm的速度勻速運動.過Q作直線QN,使QN∥PM.設點Q運動的時間為t秒(0≤t≤10),直線PM與QN截平行四邊形ABCD所得圖形的面積為Scm2
①求S關于t的函數(shù)關系式;
②(附加題)求S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四川省綿陽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課標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5•綿陽)設P(a,b),M(c,d)是反比例函數(shù)y=在第一象限內的圖象上關于直線y=x對稱的兩點,過P、M作坐標軸的垂線(如圖),垂足為Q、N,若∠MON=30°,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