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利用平行線的性質探究:
如圖,直線AC∥BD,連接AB,直線AC,BD及線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個部分,規(guī)定線上各點不屬于任何部分.當動點P落在某個部分時,連接PA、PB,構成∠PAC、∠APB、∠PBD三個角.當動點P落在第①部分時,小明同學在研究∠PAC、∠APB、∠PBD三個角的數(shù)量關系時,利用圖<1>,過點P作PQ∥BD,得出結論:∠APB=∠PAC+∠PBD.請你參考小明的方法解決下列問題:
(1)當動點P落在第②部分時,在圖<2>中畫出圖形,寫出∠PAC、∠APB、∠PBD三個角的數(shù)量關系;
(2)當動點P落在第③部分時,在圖<3>、圖<4>中畫出圖形,探究∠PAC、∠APB、∠PB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寫出結論并選擇其中一種情形加以證明.

(1)當動點P落在第②部分時
∠APB=∠PAC+∠PBD

(2)當動點P落在第③部分時(如圖<3>)
∠PBD=∠APB+∠PAC

當動點P落在第③部分時(如圖<4>)
∠PAC=∠PBD+∠APB
分析:(1)在第②部分和和第①部分是同樣的結論,可以畫圖得到結論.
(2)可分別畫出圖形,作出輔助線證明結論.
解答:解:(1)
∠APB=∠PAC+∠PBD.
(2)
∠PBD=∠APB+∠PAC.

∵∠PAC=∠AEB,
∠AEB=∠PBD+∠APB,
∴∠PAC=∠PBD+∠APB.
點評:本題考查平行線的性質,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以及外角的性質,外角等于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利用平行線的性質探究:
如圖,直線AC∥BD,連接AB,直線AC,BD及線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個部分,規(guī)定線上各點不屬于任何部分.當動點P落在某個部分時,連接PA、PB,構成∠PAC、∠APB、∠PBD三個角.當動點P落在第①部分時,小明同學在研究∠PAC、∠APB、∠PBD三個角的數(shù)量關系時,利用圖<1>,過點P作PQ∥BD,得出結論:∠APB=∠PAC+∠PBD.請你參考小明的方法解決下列問題:
(1)當動點P落在第②部分時,在圖<2>中畫出圖形,寫出∠PAC、∠APB、∠PBD三個角的數(shù)量關系;
(2)當動點P落在第③部分時,在圖<3>、圖<4>中畫出圖形,探究∠PAC、∠APB、∠PB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寫出結論并選擇其中一種情形加以證明.

(1)當動點P落在第②部分時______.
(2)當動點P落在第③部分時(如圖<3>)______.
當動點P落在第③部分時(如圖<4>)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ABC中,∠A=90°,點D在線段BC上(端點B除外),∠EDB = ∠C,BE⊥DE于點E,DE與AB相交于點F.

(1)當AB = AC時(如圖1)

①∠EBF=    ▲    °;

②小明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線段FD BE始終保持一種特殊的數(shù)量關系,請你猜想這個關系,并利用所學知識證明猜想的正確性;

(2)探究:

AB = kAC時(k>0,如圖2),用含k的式子表示線段FDBE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請直接寫出結果.

【解析】(1)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和全等三角形求證,(2)由(1)的結論可以直接寫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溫州地區(qū)初三適應性考試數(shù)學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ABC中,∠A=90°,點D在線段BC上(端點B除外),∠EDB = ∠C,BE⊥DE于點E,DE與AB相交于點F.

(1)當AB = AC時(如圖1)

①∠EBF=    ▲    °;

②小明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線段FD BE始終保持一種特殊的數(shù)量關系,請你猜想這個關系,并利用所學知識證明猜想的正確性;

(2)探究:

AB = kAC時(k>0,如圖2),用含k的式子表示線段FDBE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請直接寫出結果.

【解析】(1)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和全等三角形求證,(2)由(1)的結論可以直接寫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