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圖,PA,PB是⊙O的兩條切線,A、B是切點,CD切劣弧AB于點E,已知切線PA的長為6cm,則△PCD的周長為______cm.

 

 

【答案】

12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切線長定理得:PA=PB,AC=EC,BD=ED,再根據(jù)三角形的周長公式即可求得結果.

根據(jù)切線長定理得:PA=PB,AC=EC,BD=ED,

則△PCD的周長=PC+CD+PD=PC+CE+DE+PD=PC+AC+BD+PD=2PA=12cm.

考點:切線長定理

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切線長定理: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幾何模型:
條件:如下圖,A、B是直線l同旁的兩個定點.
精英家教網(wǎng)
問題:在直線l上確定一點P,使PA+PB的值最。
方法:作點A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A′,連接A′B交l于點P,則PA+PB=A′B的值最。ú槐刈C明).
模型應用:
(1)如圖1,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2,E為AB的中點,P是AC上一動點.連接BD,由正方形對稱性可知,B與D關于直線AC對稱.連接ED交AC于P,則PB+PE的最小值是
 
;
(2)如圖2,⊙O的半徑為2,點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動點,求PA+PC的最小值;
(3)如圖3,∠AOB=45°,P是∠AOB內(nèi)一點,PO=10,Q、R分別是OA、OB上的動點,求△PQR周長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3屆廣西大學附屬中學九年級10月月考數(shù)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填空題

如下圖,PA,PB是⊙O的兩條切線,A、B是切點,CD切劣弧AB于點E,已知切線PA的長為6cm,則△PCD的周長為_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2011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九年級(上)期中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幾何模型:
條件:如下圖,A、B是直線l同旁的兩個定點.

問題:在直線l上確定一點P,使PA+PB的值最小.
方法:作點A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A′,連接A′B交l于點P,則PA+PB=A′B的值最小(不必證明).
模型應用:
(1)如圖1,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2,E為AB的中點,P是AC上一動點.連接BD,由正方形對稱性可知,B與D關于直線AC對稱.連接ED交AC于P,則PB+PE的最小值是______;
(2)如圖2,⊙O的半徑為2,點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動點,求PA+PC的最小值;
(3)如圖3,∠AOB=45°,P是∠AOB內(nèi)一點,PO=10,Q、R分別是OA、OB上的動點,求△PQR周長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安徽省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十六)(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幾何模型:
條件:如下圖,A、B是直線l同旁的兩個定點.

問題:在直線l上確定一點P,使PA+PB的值最小.
方法:作點A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A′,連接A′B交l于點P,則PA+PB=A′B的值最。ú槐刈C明).
模型應用:
(1)如圖1,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2,E為AB的中點,P是AC上一動點.連接BD,由正方形對稱性可知,B與D關于直線AC對稱.連接ED交AC于P,則PB+PE的最小值是______;
(2)如圖2,⊙O的半徑為2,點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動點,求PA+PC的最小值;
(3)如圖3,∠AOB=45°,P是∠AOB內(nèi)一點,PO=10,Q、R分別是OA、OB上的動點,求△PQR周長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