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已知AB=6cm,BC=2AB,M是AC的中點,求BM的長.

分析 根據(jù)已知條件得到BC=12cm,求出AC=AB+BC=18cm,根據(jù)線段中點的定義得到AM=$\frac{1}{2}$AC=9cm,然后根據(jù)線段的和差即可得到結(jié)論.

解答 解:∵BC=2AB,且AB=6cm,
∴BC=12cm,
∴AC=AB+BC=18cm,
∵M是AC的中點,
∴AM=$\frac{1}{2}$AC=9cm,
∴BM=AM-AB=3cm.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兩點間的距離,熟知各線段之間的和、差及倍數(shù)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方程組$\left\{\begin{array}{l}{3(x-1)=4(y-4)}\\{5(y-1)=3(x+5)}\end{array}\right.$中的x與y的積為2m-7,試求m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一個正方形的面積為7,估計其邊長a的范圍為(  )
A.1<a<2B.2<a<3C.3<a<4D.4<a<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矩形ABCD中,AB=2,AD=5,將一直角尺的頂點放在AD上的點P處(AP<PD),直角尺的兩直角邊分別交矩形邊于點E,F(xiàn),連接EF(圖1).當點E在點B時,點F恰好與點C重合(圖2).
(1)求(圖2)中AP的長;
(2)將直角尺繞(1)中的點P逆時針旋轉(zhuǎn),點E從點A的位置開始.
①如果旋轉(zhuǎn)到圖(2)的位置停止,在這個過程中,tan∠PEF的值是否發(fā)生變化?若不變,請求出這個值,若變化,請說明理由;
②如果旋轉(zhuǎn)到點F在點D的位置,直接寫出線段EF的中點經(jīng)過的路線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在直角坐標系中放入一個邊長OC=8,CB=10的矩形紙片ABCO.將紙片翻折后,點B恰好落在x軸上,記為B′,折痕為CE
(1)求B′點的坐標;
(2)求折痕CE所在直線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邊長為2的正方形ABCD關于y軸對稱,邊在AD在x軸上,點B在第四象限,直線BD與反比例函數(shù)y=$\frac{k}{x}$的圖象交于點B、E.
(1)直接寫出點B、D的坐標;
(2)求反比例函數(shù)及直線BD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操作與實踐:已知長方形紙片ABCD中,AD=3,AB=4.
操作一:如圖①,任意畫一條線段EF,將紙片沿EF折疊,使點B落到點B′的位置,EB′與CD交于點G.試說明重疊部分△EFG為等腰三角形;
操作二:如圖②,將紙片沿對角線AC折疊,使點B落到點B′的位置,AB′與CD交于點H.求△B′HC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把(+5)-(-7)+(-23)-(+6)寫成省略括號的和的形式為5+7-2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運算正確的是( 。
A.a3•a2=a6B.a3+a2=2a5C.(2a23=2a6D.2a6÷a2=2a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