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呼和浩特)如圖,已知AB為⊙O的直徑,PA與⊙O相切于點A,線段OP與弦AC垂直并相交于點D,OP與弧AC相交于點E,連接BC.
(1)求證:∠PAC=∠B,且PA•BC=AB•CD;
(2)若PA=10,sinP=
35
,求PE的長.
分析:(1)由PA為圓O的切線,利用切線的性質得到AP垂直于AB,可得出∠PAO為直角,得到∠PAD與∠DAO互余,再由AB為圓O的直徑,根據(jù)直徑所對的圓周角為直角,可得出∠ACB為直角,得到∠DAO與∠B互余,根據(jù)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PAC=∠B,再由一對直角相等,利用兩對對應角相等的兩三角形相似可得出三角形APD與三角形ABC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再由OD垂直于AC,利用垂徑定理得到AD=CD,等量代換可得證;
(2)在直角三角形APD中,由PA及sinP的值求出AD的長,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D的長,進而確定出AC的長,由第一問兩三角形相似得到的比例式,將各自的值代入求出AB的上,求出半徑AO的長,在直角三角形APO中,由AP及AO的長,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P的長,用OP-OE即可求出PE的長.
解答:(1)證明:∵PA是⊙O的切線,AB是直徑,
∴∠PAO=90°,∠C=90°,
∴∠PAC+∠BAC=90°,∠B+∠BAC=90°,
∴∠PAC=∠B,
又∵OP⊥AC,
∴∠ADP=∠C=90°,
∴△PAD∽△ABC,
∴AP:AB=AD:BC,
∵在⊙O中,AD⊥OD,
∴AD=CD,
∴AP:AB=CD:BC,
∴PA•BC=AB•CD;

(2)解:∵sinP=
3
5
,且AP=10,
AD
AP
=
3
5
,
∴AD=6,
∴AC=2AD=12,
∵在Rt△ADP中,PD=
AP2-AD2
=8,
又∵△PAD∽△ABC,
∴AP:AB=PD:AC,
∴AB=
10×12
8
=15,
∴A0=OE=
15
2
,
在Rt△APO中,根據(jù)勾股定理得:OP=
AP2+OA2
=
25
2
,
∴PE=OP-OE=
25
2
-
15
2
=5.
點評:此題考查了切線的性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圓周角定理,勾股定理,垂徑定理,以及銳角三角函數(shù)定義,熟練掌握性質及定理是解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呼和浩特)如圖,在一長方形內有對角線長分別為2和3的菱形,邊長為1的正六邊形和半徑為1的圓,則一點隨機落在這三個圖形內的概率較大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呼和浩特)下面四條直線,其中直線上每個點的坐標都是二元一次方程x-2y=2的解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呼和浩特)實數(shù)a,b在數(shù)軸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
(a+b)2
+a
的化簡結果為
-b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呼和浩特)(1)計算:
1
sin45°
+|1-
2
|+2-1

(2)先化簡,再求值:(x+1)÷(2+
1+x
x
)
,其中x=-
3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呼和浩特)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b與反比例函數(shù)y=
6
x
(x>0)
的圖象交于A(m,6),B(n,3)兩點.
(1)求一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2)根據(jù)圖象直接寫出kx+b-
6
x
>0
時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