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yè)寶已知:如圖,A、F、C、D四點在一直線上,AF=CD,AB∥DE,且AB=DE,
求證:△ABC≌△DEF.

證明:∵AB∥DE,
∴∠A=∠D,
∵AF=CD,
∴AF+FC=CD+FC,
即AC=D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AS).
分析:首先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可得∠A=∠D,再由AF=CD可得AC=DF,然后根據(jù)SAS定理證明△ABC≌△DEF即可.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時,必須有邊的參與,若有兩邊一角對應相等時,角必須是兩邊的夾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1、已知,如圖,正比例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相交于A、B兩點,A點坐標為(2,1),分別以A、B為圓心的圓與x軸相切,則圖中兩個陰影部分面積的和為
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已知,如圖,∠1=∠2,
 
.求證:AB=AC.
(1)在橫線上添加一個使命題的結論成立的條件;
(2)寫出證明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已知,如圖,直角坐標系內的矩形ABCD,頂點A的坐標為(0,3),BC=2AB,P為
AD邊上一動點(與點A、D不重合),以點P為圓心作⊙P與對角線AC相切于點F,過P、F作直線L,交BC邊于點E,當點P運動到點P1位置時,直線L恰好經(jīng)過點B,此時直線的解析式是y=2x+1,
(Ⅰ)求BC、AP1的長;
(Ⅱ)設AP=m,梯形PECD的面積為S,求S與m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寫出自變量m的取值范圍;
(Ⅲ)以點E為圓心作⊙E與x軸相切,探究并猜想:⊙P和⊙E有哪幾種位置關系,并求出AP相應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拋物線y=-
3
3
x2-
2
3
3
x+
3
的圖象與x軸分別交于A,B兩點,與y軸交精英家教網(wǎng)于C點,⊙M經(jīng)過原點O及點A、C,點D是劣弧
OA
上一動點(D點與A、O不重合).
(1)求拋物線的頂點E的坐標;
(2)求⊙M的面積;
(3)連CD交AO于點F,延長CD至G,使FG=2,試探究,當點D運動到何處時,直線GA與⊙M相切,并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佺ǹ楠忛幏锟� 闂傚倸鍋婇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