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F(xiàn)是AC邊上的一個動點(點F與A、C不重合),以CF為一邊在等腰直角三角形外作正方形CDEF,連接BF、AD.

(1)①猜想圖1中線段BF、AD的數(shù)量關系及所在直線的位置關系,直接寫出結論;
②將圖1中的正方形CDEF,繞著點C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任意角度α,得到如圖2、圖3的情形.圖2中BF交AC于點H,交AD于點O,請你判斷①中得到的結論是否仍然成立,并選取圖2證明你的判斷.
(2)將原題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改為直角三角形ABC,∠ACB=90°,正方形CDEF改為矩形CDEF,如圖4,且AC=4,BC=3,CD=,CF=1,BF交AC于點H,交AD于點O,連接BD、AF,求BD2+AF2的值.
解:(1)①BF=AD,BF⊥AD。
②BF=AD,BF⊥AD仍然成立。證明如下: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C=BC。
∵四邊形CDEF是正方形,∴CD=CF,∠FCD=90°。
∴∠ACB+∠ACF=∠FCD+∠ACF,即∠BCF=∠ACD。
在△BCF和△ACD中,∵BC=AC,∠BCF=∠ACD,CF=CD,
∴△BCF≌△ACD(SAS)!郆F=AD,∠CBF=∠CAD。
又∵∠BHC=∠AHO,∠CBH+∠BHC=90°,∴∠CAD+∠AHO=90°。∴∠AOH=90°。
∴BF⊥AD。
(2)連接DF,

∵四邊形CDEF是矩形,∴∠FCD=90°。
又∵∠ACB=90°,∴∠ACB=∠FCD。
∴∠ACB+∠ACF=∠FCD+∠ACF,即∠BCF=∠ACD。
∵AC=4,BC=3,CD=,CF=1,
B。∴△BCF∽△ACD。∴∠CBF=∠CAD。
又∵∠BHC=∠AHO,∠CBH+∠BHC=90°,∴∠CAD+∠AHO=90°。∴∠AOH=90°。
∴BF⊥AD!唷螧OD=∠AOB=90°。
∴BD2=OB2+OD2,AF2=OA2+OF2,AB2=OA2+OB2,DF2=OF2+OD2。
∴BD2+AF2=OB2+OD2+OA2+OF2=AB2+DF2
∵在Rt△ABC中,∠ACB=90°,AC=4,BC=3,∴AB2=AC2+BC2=32+42=25。
∵在Rt△FCD中,∠FCD=90°,CD=,CF=1,∴。

試題分析:(1)①證△BCF≌△ACD推出∠CAD=∠FBC,BF=AD,即可得出結論。
②證△BCF≌△ACD推出∠CAD=∠FBC,BF=AD,即可得出結論。
(2)連接FD,根據(jù)(1)得出BO⊥AD,根據(jù)勾股定理得出BD2=OB2+OD2,AF2=OA2+OF2,AB2=OA2+OB2,DF2=OF2+OD2,推出BD2+AF2=AB2+DF2,即可求出答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已知:如圖,在菱形ABCD中,E為BC邊上一點,∠AED=∠B.

(1)求證:△ABE∽△DEA;
(2)若AB=4,求AE•DE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一次函數(shù)y=2x+2的圖象與x軸交于A,與y軸交于點C,點B的坐標為(a,0),(其中a>0),直線l過動點M(0,m)(0<m<2),且與x軸平行,并與直線AC、BC分別相交于點D、E,P點在y軸上(P點異于C點)滿足PE=CE,直線PD與x軸交于點Q,連接PA.

(1)寫出A、C兩點的坐標;
(2)當0<m<1時,若△PAQ是以P為頂點的倍邊三角形(注:若△HNK滿足HN=2HK,則稱△HNK為以H為頂點的倍邊三角形),求出m的值;
(3)當1<m<2時,是否存在實數(shù)m,使CD•AQ=PQ•DE?若能,求出m的值(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在矩形ABCD中,點P是邊AD上的動點,連接BP,線段BP的垂直平分線交邊BC于點Q,垂足為點M,連接QP(如圖).已知AD=13,AB=5,設AP=x,BQ=y.

(1)求y關于x的函數(shù)解析式,并寫出x的取值范圍;
(2)當以AP長為半徑的⊙P和以QC長為半徑的⊙Q外切時,求x的值;
(3)點E在邊CD上,過點E作直線QP的垂線,垂足為F,如果EF=EC=4,求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在△中,點D、E分別在邊AB 、AC上,下列比例式不能判定的是(   ).

A.; 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Rt△ABC中,∠C=90°,點P為AC邊上的一點,將線段AP繞點A順時針方向旋轉(點P對應點P′),當AP旋轉至AP′⊥AB時,點B、P、P′恰好在同一直線上,此時作P′E⊥AC于點E.

(1)求證:∠CBP=∠ABP;
(2)求證:AE=CP;
(3)當,BP′=時,求線段AB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Rt△ABC中,∠C=90°,翻折∠C,使點C落在斜邊AB上某一點D處,折痕為EF(點E、F分別在邊AC、BC上)

(1)若△CEF與△ABC相似.
①當AC=BC=2時,AD的長為     ;
②當AC=3,BC=4時,AD的長為     ;
(2)當點D是AB的中點時,△CEF與△ABC相似嗎?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2013年四川綿陽14分)我們知道,三角形的三條中線一定會交于一點,這一點就叫做三角形的重心.重心有很多美妙的性質,如關于線段比.面積比就有一些“漂亮”結論,利用這些性質可以解決三角形中的若干問題.請你利用重心的概念完成如下問題:

(1)若O是△ABC的重心(如圖1),連結AO并延長交BC于D,證明:
(2)若AD是△ABC的一條中線(如圖2),O是AD上一點,且滿足,試判斷O是△ABC的重心嗎?如果是,請證明;如果不是,請說明理由;
(3)若O是△ABC的重心,過O的一條直線分別與AB、AC相交于G、H(均不與△ABC的頂點重合)(如圖3),S四邊形BCHG,SAGH分別表示四邊形BCHG和△AGH的面積,試探究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梯形ABCD中,AD∥BC,對角線AC、BD相交于O,AD=1,BC=4,則△AOD與△BOC的面積比等于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