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王大伯幾年前承包了甲、乙兩片荒山,各栽100棵楊梅樹,成活98%.現已掛果,經濟效益初步顯現,為了分析收成情況,他分別從兩山上隨意各采摘了4棵樹上的楊梅,每棵的產量如折線統(tǒng)計圖所示.
(1)分別計算甲、乙兩山樣本的平均數,并估算出甲、乙兩山楊梅的產量總和;
(2)試通過計算說明,哪個山上的楊梅產量較穩(wěn)定?

【答案】分析:(1)根據平均數的求法求出平均數,再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方法求出產量總和即可解答.
(2)要比較哪個山上的楊梅產量較穩(wěn)定,只要求出兩組數據的方差,再比較即可解答.
解答:解:(1)(千克),(1分)(千克),(1分)
總產量為40×100×98%×2=7840(千克);(2分)

(2)(千克2),(1分)
(千克2),(1分)
∴S2>S2.(1分)
答:乙山上的楊梅產量較穩(wěn)定.(1分)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均數與方差的意義.方差是用來衡量一組數據波動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這組數據偏離平均數越大,即波動越大,數據越不穩(wěn)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這組數據分布比較集中,各數據偏離平均數越小,即波動越小,數據越穩(wěn)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王大伯幾年前承包了甲、乙兩片荒山,各栽100棵楊梅樹,成活98%.現已掛果,經濟效益初步顯現,為了分析收成情況,他分別從兩山上隨意各采摘了4棵樹上的楊梅,每棵的產量如折線統(tǒng)計圖所示.
(1)分別計算甲、乙兩山樣本的平均數,并估算出甲、乙兩山楊梅的產量總和;
(2)試通過計算說明,哪個山上的楊梅產量較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為開發(fā)農業(yè)生態(tài)發(fā)展,王大伯幾年前承包了甲、乙兩片荒山,各栽100棵楊梅樹,成活率98%.現已掛果,經濟效益初步顯現,為了分析收成情況,他分別從兩山上隨意各采摘了4棵樹上的楊梅,每棵的產量如折線統(tǒng)計圖所示.
(1)分別計算甲、乙兩山樣本的極差;
(2)分別計算甲、乙兩山樣本的平均數,并估算出甲、乙兩山楊梅的產量總和;
(3)試通過計算說明,哪個山上的楊梅產量較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本題8分)王大伯幾年前承包了甲、乙兩片荒山,各栽100棵楊梅樹,成活98%.現已掛果,經濟效益初步顯現,為了分析收成情況,他分別從兩山上隨意各采摘了4棵樹上的楊梅,每棵的產量如折線統(tǒng)計圖所示.

(1)分別計算甲、乙兩山樣本的平均數,并估算出甲、乙兩山楊梅的產量總和;

(2)試通過計算說明,哪個山上的楊梅產量較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2011•金華)王大伯幾年前承包了甲、乙兩片荒山,各栽100棵楊梅樹,成活98%.現已掛果,經濟效益初步顯現,為了分析收成情況,他分別從兩山上隨意各采摘了4棵樹上的楊梅,每棵的產量如折線統(tǒng)計圖所示.
(1)分別計算甲、乙兩山樣本的平均數,并估算出甲、乙兩山楊梅的產量總和;
(2)試通過計算說明,哪個山上的楊梅產量較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紹興楊汛橋鎮(zhèn)中學八年級上單元檢測數學試題(帶解析) 題型:解答題

王大伯幾年前承包了甲、乙兩片荒山,各栽100棵楊梅樹,成活98%.現已掛果,經濟效益初步顯現,為了分析收成情況,他分別從兩山上隨意各采摘了4棵樹上的楊梅,每棵的產量如折線統(tǒng)計圖所示.
(1)分別計算甲、乙兩山樣本的平均數,并估算出甲、乙兩山楊梅的產量總和;
(2)試通過計算說明,哪個山上的楊梅產量較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