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綜合題。
(1)如圖,在△ABC中,AC=BC,∠ACB=90°,直線l過點C,分別過A、B兩點作AD⊥l于點D,作BE⊥l于點E.求證:DE=AD+BE.

(2)如圖,已知Rt△ABC,∠C=90°.用尺規(guī)作圖法作出△ABC的角平分線AD;(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3)若AB=10,CD=3,求△ABD的面積.

【答案】
(1)

證明:∵∠ACB=90

∴∠ACD+∠BCE=90

∵ AD⊥l

∴∠ACD+∠CAD=90

∴∠CAD=∠BCE

∵BE⊥l,AD⊥l

∴∠ADC=∠BEC=90

∵AC=BC

∴△ACD≌△CBE

∴AD=CE,CD=BE

∵DE= CD+ CE

∴DE=AD+BE.


(2)


(3)

解:過點D作DE⊥AB于E

∵DC⊥AC,DE⊥AB

∴DE=DC=3


【解析】(1)根據(jù)“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證得∠CAD=∠BCE,再由AC=BC,∠ADC=∠BEC=90,可證明△ACD≌△CBE,則DE=AD+BE=CD+ CE.(2)角平分線的尺規(guī)作圖方法,過A畫弧交角兩邊的兩點,再分別這兩點為圓心畫兩條弧交于一點,連接A與這一點,交BC于點D,即AD為該角的角平分線;(3)由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可作DE⊥AB于E,DE=DC=3,則可求三角形ABD的面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O中,AB為直徑,C為O上一點.

(Ⅰ)如圖1.過點C作O的切線,與AB的延長線相交于點P,若CAB=27°,求P的大小;

(Ⅱ)如圖2,D為上一點,且OD經(jīng)過AC的中點E,連接DC并延長,與AB的延長線相交于點P,若CAB=10°,求P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拋物線y=x2平移得到拋物線y=x2+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向上平移5個單位
B.向下平移5個單位
C.向左平移5個單位
D.向右平移5個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如圖,AB為O的直徑,點C、D在O上,且BC=6cm,AC=8cm,ABD=45°.(1)求BD的長;

(2)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一大一小的兩個可以自由轉(zhuǎn)動的轉(zhuǎn)盤,甲盤被平均分成6等份,乙盤被平均分成4等份,每個轉(zhuǎn)盤均被涂上紅、黃、藍三種顏色.轉(zhuǎn)動轉(zhuǎn)盤,當轉(zhuǎn)盤停止后,指針指向的顏色即為轉(zhuǎn)出的顏色.小明與小穎參與游戲:小明轉(zhuǎn)動甲盤,小穎轉(zhuǎn)動乙盤.

(1)小明轉(zhuǎn)出的顏色為紅色的概率為;
(2)小明轉(zhuǎn)出的顏色為黃色的概率為;
(3)小穎轉(zhuǎn)出的顏色為黃色的概率為;
(4)兩人均轉(zhuǎn)動轉(zhuǎn)盤,如果轉(zhuǎn)出的顏色為紅,則勝出.你認為該游戲公平嗎?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本小題滿分9分)已知點D是邊AB上一動點(不與A,B重合)分別過點A,B向直線CD作垂線,垂足分別為E,F(xiàn),O為邊AB的中點.

(1)如圖1,當點D與點O重合時,AE與BF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____,OE與OF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是__________;

(2)如圖2,當點D在線段AB上不與點O重合時,試判斷OE與OF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給予證明;

(3)如圖3,當點D在線段BA的延長線上時,此時(2)中的結(jié)論是否成立?請畫出圖形并寫出主要證明思路. (備注:直角三角形中,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把拋物線y=﹣x2向左平移1個單位,然后向上平移3個單位,則平移后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

A.y=﹣(x123B.y=﹣(x+123

C.y=﹣(x12+3D.y=﹣(x+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如圖,ABC中,AC=BC,以BC為直徑的O交AB于點D,過點D作DEAC于點E,交BC的延長線于點F.

求證:

(1)AD=BD;

(2)DF是O的切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RtABC中,ACB=90°,CD是AB邊上的中線,DEAB于點D,交AC于點E.

(1)若BC=3,AC=4,求CD的長;

(2)求證: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