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普陀區(qū)模擬)已知線段AB及點C,在線段AB上任取一點Q,線段CQ長度的最小值稱為點C到線段AB的準距離.

(1)如圖1,已知M,N點的坐標分別為(2,0),(4,0),則點P(1,1)到線段MN的準距離是
2
2

(2)如圖2,已知點G到線段OE:y=x(0≤x≤3)的準距離為
2
,且點G的橫坐標為1,試求點G的縱坐標.
分析:(1)過P作x軸垂線,垂足為C,連接PM,可得出PC=CM=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M的長,即為點P(1,1)到線段MN的準距離;
(2)在坐標平面內(nèi)作出線段DE:y=x(0≤x≤3),點G的橫坐標為1,點G在直線x=1上,設直線x=1交x軸于點H,交DE于點K,分兩種情況考慮:①如圖2所示,過點G1作G1F⊥DE于點F,則G1F就是點G1到線段DE的準距離,根據(jù)三角形GKF與三角形OKH都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H=1,求出KH的長,由準距離GF為
2
,求出GK的長,根據(jù)GK+KH求出GH的長,即為G1的縱坐標;②如圖2所示,過點O作G2O⊥OE交直線x=1于點G2,由題意知△OHG2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OH的長求出HG2的長,即為G2的縱坐標,綜上,得到所有滿足題意G的縱坐標.
解答:
解:(1)過P作PC⊥x軸,連接PM,
∵P(1,1),
∴PC=CM=1,
根據(jù)勾股定理得:PM=
2

則點P(1,1)到線段MN的準距離是
2
;

(2)在坐標平面內(nèi)作出線段DE:y=x(0≤x≤3).
∵點G的橫坐標為1,
∴點G在直線x=1上,設直線x=1交x軸于點H,交DE于點K,
①如圖2所示,過點G1作G1F⊥DE于點F,則G1F就是點G1到線段DE的準距離,
∵線段DE:y=x(0≤x≤3),
∴△G1FK,△DHK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G1F=
2

∴KF=
2
,由勾股定理得G1K=2,
又∵KH=OH=1,
∴HG1=3,即G1的縱坐標為3;
②如圖2所示,過點O作G2O⊥OE交直線x=1于點G2,由題意知△OHG2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OH=1,
∴G2O=
2
,
∴點G2同樣是滿足條件的點,
∴點G2的縱坐標為-1,
綜上,點G的縱坐標為3或-1.
故答案為:
2
點評:此題考查了一次函數(shù)綜合題,涉及的知識有:垂選段最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勾股定理,坐標與圖形性質(zhì),弄清題中的新定義是解本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普陀區(qū)二模)已知:如圖,⊙O的半徑為5,弦AB的長等于8,OD⊥AB,垂足為點D,DO的延長線與⊙O相交于點C,點E在弦AB的延長線上,CE與⊙O相交于點F,cosC=
45

求:(1)CD的長;
(2)E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普陀區(qū)一模)如圖,在Rt△ABC中,∠C=90°,∠A=30°,AB=4,則BC=
2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普陀區(qū)一模)已知線段a、b、c,求作第四比例線段x,下列作圖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普陀區(qū)一模)把拋物線y=x2的圖象向右平移3個單位,再向下平移2個單位,所得圖象的解析式為
y=(x-3)2-2
y=(x-3)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普陀區(qū)一模)如圖,點D、E、F分別是△ABC三邊的中點,那么與
DF
相等的向量是
EA
CE
EA
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