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4185 104193 104199 104203 104209 104211 104215 104221 104223 104229 104235 104239 104241 104245 104251 104253 104259 104263 104265 104269 104271 104275 104277 104279 104280 104281 104283 104284 104285 104287 104289 104293 104295 104299 104301 104305 104311 104313 104319 104323 104325 104329 104335 104341 104343 104349 104353 104355 104361 104365 104371 104379 266669
科目:
來源:2009年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三點(3,10),(7,20),(11,24)的橫坐標x與縱坐標y具有線性關系,則其線性回歸方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f(x)=x
2-2x,則滿足條件
的點(x,y)所形成區(qū)域的面積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對于在區(qū)間[a,b]上有意義的兩個函數(shù)f(x)和g(x),如果對任意x∈[a,b],均有|f(x)-g(x)|≤1,那么我們稱f(x)和g(x)在[a,b]上是接近的.若f(x)=log2(ax+1)與g(x)=log2x在閉區(qū)間[1,2]上是接近的,則a的取值范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數(shù)列{a
n}滿足
(n為正整數(shù))且a
2=6,則數(shù)列{a
n}的通項公式為a
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設集合A為函數(shù)y=ln(-x
2-2x+8)的定義域,集合B為函數(shù)
的值域,集合C為不等式
的解集.
(1)求A∩B;
(2)若C⊆C
RA,求a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理)已知△ABC的三個內(nèi)角A、B、C成等差數(shù)列,其外接圓半徑為1,且有sinA-sinC+
cos(A-C)=
.則△ABC的面積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以長方體ABCD-A
1B
1C
1D
1的頂點A、C及另兩個頂點為頂點構造四面體.
(1)若該四面體的四個面都是直角三角形,試寫出一個這樣的四面體(不要求證明);
(2)我們將四面體中兩條無公共端點的棱叫做對棱,若該四面體的任一對對棱垂直,試寫出一個這樣的四面體(不要求證明);
(3)若該四面體的任一對對棱相等,試寫出一個這樣的四面體(不要求證明),并計算它的體積與長方體的體積的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圓O:x
2+y
2=1,直線l:
.
(1)設圓O與x軸的兩交點是F
1,F(xiàn)
2,若從F
1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l上的點M反射后過點F
2,求以F
1,F(xiàn)
2為焦點且經(jīng)過點M的橢圓方程;
(2)點P是x軸負半軸上一點,從點P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l反射后與圓O相切.若光線從射出經(jīng)反射到相切經(jīng)過的路程最短,求點P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函數(shù)
,存在正數(shù)b,使得f(x)的定義域和值域相同.
(1)求非零實數(shù)a的值;
(2)若函數(shù)
有零點,求b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高考數(shù)學三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數(shù)列a
n、b
n中,對任何正整數(shù)n都有:a
1b
n+a
2b
n-1+a
3b
n-2+…+a
n-1b
2+a
nb
1=2
n+1-n-2.
(1)若數(shù)列a
n是首項和公差都是1的等差數(shù)列,求證:數(shù)列b
n是等比數(shù)列;
(2)若數(shù)列b
n是等比數(shù)列,數(shù)列a
n是否是等差數(shù)列,若是請求出通項公式,若不是請說明理由;
(3)若數(shù)列a
n是等差數(shù)列,數(shù)列b
n是等比數(shù)列,求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