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向你展示了一幅自然界部分物質的循環(huán)圖,請分析回答:
(1)圖中A、B屬于自然界中的______,它們通過 ________為人類和動物提供氧氣和養(yǎng)料。
(2)C和D屬于脊椎動物中的_______動物,判斷理由:①體表______②生長發(fā)育特點_____。
(3)圖中E是腐生細菌,它們分解動植物遺體生成的______是植物制造有機物的不可缺少的原料,可見細菌在自然界的___________中起著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中國居民的“平衡膳食寶塔”,是結合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特點設計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則轉化成各類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觀的寶塔形式表示出來,便于群眾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實行。請分析作答:
(1)位于中國居民的“平衡膳食寶塔”中最頂層,應該少吃的一類食物是__________。
(2)位于中國居民的“平衡膳食寶塔”的最底層中,甘薯(紅薯)、玉米等食品中,被臺灣林博士稱為抗癌冠軍的食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平衡膳食的角度評價下面三位同學的早餐食譜,最為合理的是__________,請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兩個饅頭,一杯可樂。 乙:一個雞蛋,一杯水。丙:一個雞蛋、一個饅頭、一杯鮮橙汁。
(4)小莉是一名八年級的女生,平時很少運動,又酷愛甜食,由于身體發(fā)育的原因,體重增加很快,她怕被笑話,每天都很少吃飯,只吃一些水果,進行減肥,你認為她的做法對嗎? __________,請你給她提出好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是你非常熟悉的四種動物,請你用所學知識分析并完成下面的問題。
(1)寫出A、C分別屬于節(jié)肢動物中的哪類__________
(2)這四類動物和下面的______動物親緣關系最近。
A.鯽魚 B.蚯蚓 C.青蛙 D.壁虎
(3)C和A的幼蟲也可以食用,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價值;A幼蟲蛻下的皮叫蟬蛻,可以人藥,B也可以人藥,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價值;D能結網捕捉昆蟲,有利于維持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是某人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一次平靜呼吸中肺內氣壓變化曲線圖,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曲線AB段表示_______時肺內氣壓的變化。
(2)曲線BC段的變化中胸廓的前后徑、左右徑、上下徑都__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氣結束的一瞬間是坐標系中_____點,此時肺內氣壓與大氣壓的值____。
(4)在曲線AB段、BC段的變化中,與呼吸有關的肌肉的變化情況是:
AB段:______________,BC段: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為人體血液循環(huán)過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所示四條血管中含靜脈血的有__________。
(2)若靜脈注射藥物,則藥物經過心臟各腔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3)當膈肌處于____________________狀態(tài)時,氣體入肺。
(4)②所代表的氣體是__________,它進入組織細胞后主要在細胞的__________部位被利用。
(5)血液流經小腸絨毛處毛細血管時,血液變?yōu)楹琠_________豐富的__________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中曲線表示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有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請根據圖分析回答:
(1)圖中表示脂肪消化的曲線是_____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表示蛋白質消化的曲線是__________,參與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 __________。
(3)淀粉的消化是從[ ] __________中開始的,參與淀粉消化的消化液名稱是__________。
(4)在消化道內,脂類物質的消化首先要經過的物理過程是__________,然后在__________(填消化液名稱)的作用下最終被消化。
(5)人體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部位是[ ] _______,與其相適應的內壁結構特點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我國,將產自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無污染、安全、優(yōu)質的食品,統(tǒng)稱為綠色食品。下圖中哪個是綠色食品標志徽(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