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鳥卵的結構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的①是指_________,具有保護作用。其上還有許多_________,雞卵發(fā)育時可以通過它與外界進行___________。
(2)圖中的⑤是指_________,里面含有細胞核,是進行胚胎發(fā)育的部位。
(3)圖中的⑥是指_________,它能為胚胎發(fā)育提供所必需的_________。
(4)能供給胚胎發(fā)育所需養(yǎng)料的結構是③_______和④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在消化道的變化?v坐標表示食物成分的相對含量,橫坐標表示消化道各器官。請回答:
(1)曲線甲是________的消化,曲線乙是________的消化,曲線丙是________的消化。
(2)D部位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不含消化酶。
(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綠色植物受精過程、種子、芽和植株結構示意圖,請認真觀察圖示并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綠色植物發(fā)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圖一中受精卵是在中形成的.
(2)受精卵發(fā)育成胚.圖二中,胚的組成包括(填圖中序號).與玉米種子的胚相比,圖二所示結構的胚中是兩片,而玉米種子只有一片.
(3)種子萌發(fā)時,胚芽發(fā)育成莖和葉.圖三中的c將來發(fā)育形成圖四中的 .
(4)春天到來新芽綻放,綠色植物的芽不一定都發(fā)育成枝條,如圖三中有的芽將來既可發(fā)育成圖四中的 , 也可以發(fā)育成圖四中的B.
(5)若圖一表示桃花的部分結構,則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發(fā)育來的.
(6)綠色植物調節(jié)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制造有機物,都是與光合作用分不開的.可是婷婷同學總是寫不正確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請你幫助婷婷同學書寫出光合作用的正確的文字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簡圖,請仔細觀察分析并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中的植物利用太陽光能制造有機物,不僅養(yǎng)活了自己,還養(yǎng)活了其它生物,所以它是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的 .
(2)數一數,看看如圖所示食物網中,共有條食物鏈.
(3)想一想,在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中,昆蟲、青蛙、蛇、鳥等動物屬于 .
(4)在該食物網中,鳥與昆蟲之間以及貓頭鷹與田鼠之間的關系屬于關系.
(5)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在此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 .
(6)在此食物網中,若食物鏈的終端為貓頭鷹,則能量損失最多的那條食物鏈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如圖眼球的結構示意圖,看看下列敘述中有無錯誤,若有,請你把它找出來( )
A.當人從明處到暗處時,圖中的3會擴大
B.圖中4的曲度是由10中的平滑肌調節(jié)的
C.圖中結構5,6,7,8共同組成眼球的中膜
D.圖中結構8能感受光線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人體部分系統(tǒng)與組織細胞間的關系圖,據圖回答:
(1)在消化系統(tǒng)中,淀粉最初在_________被分解為麥芽糖,最終在________內被消化成_________,吸收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
(2)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伴隨著吸氣,肺泡中的__________擴散到毛細血管進入到血液循環(huán), 同時血液中的___________擴散到肺泡,隨著呼氣排出體外。
(3)進入血液中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氧,通過血液循環(huán)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里,最終在細胞的________部位被利用,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細胞產生的廢物被血液運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右面①﹣⑤是利用顯微鏡觀察時的幾個操作步驟,在顯微鏡下要把視野里的圖象從左圖轉為右圖,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調節(jié)光圈 ③轉動細準焦螺旋 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玻片標本
A.①→②→③→④
B.④→⑤→③→②
C.②→①→⑤→④
D.⑤→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