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類與其他生物關系密切,以下與圖中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①圖所示的生物無細胞結構,可以用來殺死某些致病細菌
B.②圖所示同類生物無成形的細胞核,只能充當生物圈中的消費者與分解者
C.③圖所示的生物與植物細胞的結構相似,沒有葉綠體,是釀酒必須的生物
D.④圖所示生物發(fā)育過程經歷了蛹期,屬于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發(fā)育時期為幼蟲期
【答案】B
【解析】
病毒無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只營寄生生活。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區(qū)。蜜蜂、家蠶等昆蟲的發(fā)育要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4個時期,而且幼蟲和成蟲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這樣的發(fā)育過程叫完全變態(tài)。
A.①圖所示的生物是噬菌體,屬于病毒,無細胞結構,由蛋白質的外殼和含遺傳物質的內核組成,噬菌體可以用來殺死某些致病細菌,故A正確。
B.②所示生物為細菌,細菌內沒有葉綠體,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只有營腐生生活的細菌能夠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分解者,故B錯誤。
C.③圖所示的生物是酵母菌,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組成,細胞質內有液泡,而植物細胞的結構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組成,細胞質內葉綠體、線粒體和液泡,所以酵母菌與植物細胞的結構相似,沒有葉綠體,是釀酒必需的微生物,在無氧氣的條件下產生酒精,故C正確。
D.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是指昆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顯著不同,所以④圖所示生物發(fā)育過程經歷了蛹期,屬于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發(fā)育時期為幼蟲期,采食量大,故D正確。
故選B。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網(wǎng),根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生產者是_______,圖中共有____食物鏈,它們交錯一起形在一起夠成______。該寫出其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圖中鼠的數(shù)量增加,蛇的數(shù)量會___兔的數(shù)量會______________。鷹的數(shù)量會_____。
(3) 圖中所有動物可統(tǒng)稱為____________。
(4)若要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圖中還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炎熱夏天,食品極易腐敗變質。小明為探究食物腐敗的原因,進行了相關實驗,對下列操作步驟排序正確的選項是( )
①將澄清的肉湯分成等量的兩份,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試管中
②將直玻璃管和彎玻璃管分別插入兩個試管,并用脫脂棉封口(裝置如圖所示)
③放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
④對兩個裝置進行滅菌
A.③①②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爬行動物是指( )
A. 能在陸地上爬著行走的動物
B. 體表有鱗片,用肺呼吸,在陸上產卵,卵外有堅韌卵殼的一類脊椎動物
C. 體表有鱗片或硬殼的動物
D. 四肢短小,行動緩慢的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探究“螞蟻的通訊”的實驗裝置,在此實驗中,交換B與C、B與A之間的木條后,螞蟻并沒有爬向放有食物的C石頭,而是沿著原來的木條爬向空置的A石頭,其原因是螞蟻在走過的木條上留有 ( )
A.標記B.氣味C.聲音D.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以下顯微鏡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在對光過程中,轉動[ ] ______ ,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 ] ______ 可以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
(2)在觀察過程中,若要使顯微鏡視野中的物像從上方移動到視野中央,則玻片標本應向______ 方移動,甲同學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了字母“p”則載物臺上所放透明紙上的字母是______。
(3)對光時,應首先轉動轉換器,使______ 物鏡對準通光孔。在觀察過程中,調節(jié)光線強弱的結構是______ (填結構名稱)。
(4)在觀察過程中,要使觀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jié)[ ] ______ 。
(5)甲同學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顯微鏡目鏡為“8X”,物鏡有“10X”和“40X”兩種,則該細胞最大能放大______ 倍。
(6)如圖為光學顯微鏡的4個鏡頭,要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最多、視野亮度最亮,應選用的鏡頭組合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顯微鏡模式圖,據(jù)圖回答問題
(1)填寫名稱[5]______[9]______[2]______[7]______
(2)圖中與放大有關的結構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使用顯微鏡對光的正確程序是:______.(用字母排序)
A.選遮光器上適宜的光圈對準通光孔
B.轉動轉換器,使物鏡對準通光孔
C.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調節(jié)出一個白亮的視野.
(4)觀察時應先選用______物鏡.(填“高倍”或“低倍”)
(5)顯微鏡下視野較暗,這時應轉動______和______調節(jié)視野的亮度,如果物像不夠清晰,調節(jié)______使物像更清晰.
(6)現(xiàn)有一臺顯微鏡,它有兩個目鏡(放大倍數(shù)分別是5×和15×),兩個物鏡(放大倍數(shù)分別是10×和40×),那么這臺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shù)是______倍.如果物像在視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視野中心移動,應將載玻片向______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