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比早期蝌蚪與成蛙在外部形態(tài)上的不同點.蝌蚪生活在水中,外形像魚,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

分析 兩棲動物的特征是: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發(fā)育屬于變態(tài)發(fā)育,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青蛙的發(fā)育過程為:蛙的生殖發(fā)育過程為:雄蛙先鳴叫吸引雌蛙,雌蛙來后雌雄蛙抱對,促進兩性生殖細胞排出,兩性生殖細胞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許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塊,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外部形態(tài)像魚,用鰓呼吸;
小蝌蚪先長后肢,再長前肢,最后尾巴逐漸消失,變成小幼蛙,幼蛙逐漸長成成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在系統(tǒng)結構和生活習性上差異很大,青蛙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故答案為:魚;鰓;肺.

點評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兩棲動物的概念,并能正確的判斷哪些動物為兩棲動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在兔年唱起這首童謠,仿佛回到了快樂的童年時光.
(1)小白兔一蹦一跳主要靠骨、骨連接和骨骼肌組成的運動系統(tǒng)來完成.
(2)小白兔聽覺靈敏,一有危險馬上逃跑的反應屬于條件反射.這是其祖先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符合科學家達爾文提出的“自然選擇學說”.
(3)兔子的毛色各異,如黑毛和白毛,它們是一對相對性狀.
(4)“兔子不吃窩邊草”是為了隱蔽洞穴,這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影響/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無償獻血是每位公民的義務,那么一個健康成年人一次獻血量應為( 。
A.50~100mLB.200~300mLC.350~500mLD.500~6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在人類起源和發(fā)展得漫長歷程中,森林古猿下地行走的原因是( 。
A.其他動物入侵B.地殼劇烈運動和氣候劇烈變化
C.為了擴大領地D.身體結構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請根據(jù)雞卵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雞卵的細胞核位于[③]胚盤內.
(2)胚胎發(fā)育時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水分是由[②]卵白和[④]卵黃提供的.
(3)雞卵中起保護作用的結構是[⑥]卵殼和[⑧]卵殼膜.
(4)⑥上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氣孔,以保證胚胎發(fā)育時能夠進行氣體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生命開始于卵細胞×(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馬體細胞含32對染色體,那么它們的精子、卵細胞和受精卵細胞中各有多少染色體(  )
A.32條、32條、32對B.32條、32條、32條C.16對、16對、32對D.32對、32對、64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蜻蜓點水”是蜻蜓在( 。
A.產(chǎn)卵B.捕食C.練習飛行D.喝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ALS冰桶挑戰(zhàn)賽”是讓更多的人知道被稱為漸凍人的罕見疾病而發(fā)起的一項公益活動,活動要求參與者在網(wǎng)絡上發(fā)布自己被冰水澆遍全身的視頻內容,然后該參與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來參與這一活動.
(1)當人被冰水澆遍全身時,會出現(xiàn)一些生理效應來維持體溫,請寫出其中一種生理效應通過物理方式調節(jié)體溫,此反應的效應器為立毛肌;
(2)漸凍人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的俗稱,有20%的病例是由于基因和DNA變化而引起的,生理學中這類病例屬于遺傳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