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探究:善于觀察是學好生物的一種重要方法.有一次小海的媽媽買回家一袋黃豆芽,放在了陽光下,下午打開一看,發(fā)現(xiàn)黃豆芽變成了綠色的“豆芽”,小海覺得奇怪,就把這發(fā)現(xiàn)告訴了同學們,同學們決定把這個問題搞清楚,請你和他的同學們一起去探究.
(1)你提出的探究問題是:
 能影響葉綠素的形成嗎?
(2)針對你提出的問題,請你做出假設:
光對葉綠素的產生有影響
光對葉綠素的產生有影響

(3)發(fā)計實驗方案:
A.取一定數(shù)量的新鮮的黃豆芽分成兩等份,分別放在甲、乙兩個相同容器里.
B.甲放在
下培養(yǎng),乙放在
處培養(yǎng)(其他條件均相同).
(4)結果:甲中的黃豆芽
綠,乙中的黃豆芽
不變
不變
綠(填“變”或“不變”).
(5)通過實驗證明:葉綠素的形成需要

(6)設置甲、乙兩組實驗的目的是
對照實驗
對照實驗
分析:本題以光能影響葉綠素的產生的知識為背景,考查了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實驗設計的兩個基本原則--“對照原則”和“控制單一變量原則”.還考查了學生應用生物學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
解答: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1)提出問題:光能影響葉綠素的產生嗎?
(2)作出假設:光對葉綠素的產生有影響.
(3)設計實驗方案:
A、取一定數(shù)量的新鮮的黃豆芽分成兩等份,分別放在甲、乙兩個一樣的容器中.
B、單一實驗變量是光,把甲放在光下培養(yǎng),把乙放在暗處培養(yǎng).
(4)該實驗的預期效果是:甲中的黃豆芽變綠,乙中的黃豆芽不變.這一現(xiàn)象說明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
(5)該實驗證明了: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
(6)設置甲、乙兩組實驗的目的是對照試驗.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實驗中設置實驗乙的目的是對照,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
故答案為:(1)光.    
(2)光對葉綠素的產生有影響.    
(3)光;暗.
(4)變;不變.
(5)光.
(6)對照實驗.
點評:實驗設計的兩個基本原則--“對照原則”和“控制單一變量原則”.是解此類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王強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好學生,學習了魚鰓的結構后,他對魚的呼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想設計實驗探究魚的呼吸是利用什么狀態(tài)的氧(溶氧或氣態(tài)氧).請你幫助他完成探究實驗.
實驗材料與用具:小鯉魚數(shù)條,魚缸(兩個),涼開水(溶解在水中的氧以去除),池塘水等.閱讀后請回答下列問題.
(1)提出問題:
魚的呼吸是利用什么狀態(tài)的氧?
魚的呼吸是利用什么狀態(tài)的氧?

(2)作出假設:
魚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氣進行呼吸的
魚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氣進行呼吸的

(3)設計探究方案:
①取兩個
相同
相同
的魚缸,編號為甲、乙,分別向其中加入等量的涼開水和
池塘水
池塘水

②分別取5條
種類
種類
大小
大小
相同的小鯉魚放入甲、乙兩魚缸中,觀察一段時間并記錄小鯉魚的不同表現(xiàn).
(4)實驗現(xiàn)象:一段時間后,甲中的小鯉魚
開始死亡
開始死亡
,而乙中的小鯉魚
生長狀況良好
生長狀況良好

(5)實驗結論:
魚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氣進行呼吸的
魚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氣進行呼吸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實驗探究:善于觀察是學好生物的一種重要方法。有一次小海的媽媽買回家一袋黃豆芽,放在了陽光下,下午打開一看,發(fā)現(xiàn)黃豆芽變成了綠色的“豆芽”,小海覺得奇怪,就把這發(fā)現(xiàn)告訴了同學們,同學們決定把這個問題搞清楚,請你和他的同學們一起去探究。

(1)你提出的探究問題是:________ 能影響葉綠素的形成嗎?

(2)針對你提出的問題,請你做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發(fā)計實驗方案:

  A.取一定數(shù)量的新鮮的黃豆芽分成兩等份,分別放在甲、乙兩個相同容器里。

  B.甲放在________下培養(yǎng),乙放在________處培養(yǎng)(其他條件均相同)。

(4)結果:甲中的黃豆芽________綠,乙中的黃豆芽________綠(填“變”或“不變”)。

(5)通過實驗證明:葉綠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設置甲、乙兩組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08-2009學年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qū)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實驗探究:善于觀察是學好生物的一種重要方法.有一次小海的媽媽買回家一袋黃豆芽,放在了陽光下,下午打開一看,發(fā)現(xiàn)黃豆芽變成了綠色的“豆芽”,小海覺得奇怪,就把這發(fā)現(xiàn)告訴了同學們,同學們決定把這個問題搞清楚,請你和他的同學們一起去探究.
(1)你提出的探究問題是:______ 能影響葉綠素的形成嗎?
(2)針對你提出的問題,請你做出假設:______
(3)發(fā)計實驗方案:
A.取一定數(shù)量的新鮮的黃豆芽分成兩等份,分別放在甲、乙兩個相同容器里.
B.甲放在______下培養(yǎng),乙放在______處培養(yǎng)(其他條件均相同).
(4)結果:甲中的黃豆芽______綠,乙中的黃豆芽______綠(填“變”或“不變”).
(5)通過實驗證明:葉綠素的形成需要______.
(6)設置甲、乙兩組實驗的目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云南省保山市曙光中學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王強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好學生,學習了魚鰓的結構后,他對魚的呼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想設計實驗探究魚的呼吸是利用什么狀態(tài)的氧(溶氧或氣態(tài)氧).請你幫助他完成探究實驗.
實驗材料與用具:小鯉魚數(shù)條,魚缸(兩個),涼開水(溶解在水中的氧以去除),池塘水等.閱讀后請回答下列問題.
(1)提出問題:______.
(2)作出假設:______.
(3)設計探究方案:
①取兩個______的魚缸,編號為甲、乙,分別向其中加入等量的涼開水和______.
②分別取5條______和______相同的小鯉魚放入甲、乙兩魚缸中,觀察一段時間并記錄小鯉魚的不同表現(xiàn).
(4)實驗現(xiàn)象:一段時間后,甲中的小鯉魚______,而乙中的小鯉魚______.
(5)實驗結論: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