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3.葉片的結構包括表皮、葉肉和葉脈三部分,葉片呈現(xiàn)綠色,是因為葉肉細胞有葉綠素.

分析 葉片的結構包括:葉肉、葉脈、表皮三部分.上下表皮,它們是分布在葉片上下表面的一層排列緊密的細胞,具有保護功能,同時是無色透明的可以透過光線,滿足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條件.

解答 解: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葉片的結構包括:葉肉、葉脈、表皮三部分.上下表皮,它們是分布在葉片上下表面的一層排列緊密的細胞,具有保護功能,同時是無色透明的可以透過光線,滿足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條件;靠近上表皮的葉肉細胞排列比較緊密,含有的葉綠體較多,顏色較深,屬于柵欄組織;靠近下表皮的葉肉細胞排列比較疏松,含有的葉綠體較少,顏色較淺,屬于海綿組織,葉肉細胞含有的葉綠體里具有葉綠素,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葉綠素吸收大部分的紅光和紫光但反射綠光,所以葉綠素呈現(xiàn)綠色,所以葉綠素呈現(xiàn)綠色,葉片呈綠色的原因就是葉綠體里含有葉綠素的緣故.
故答案為:葉肉;葉綠素

點評 掌握葉片的結構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為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關系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代表分解者,乙代表生產者;圖中還缺少組成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非生物部分.
(2)圖中的食物鏈是乙→丙→丁,如果圖中的丁大量死亡,短時間內丙的數量迅速增加.
(3)如果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被DDT污染,最終丁體內DDT富集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是南瓜的發(fā)育過程和部分結構放大縱剖示意圖,請據圖回答,請回答

(1)圖1中從[1]到[2]表示的生理過程是傳粉.
(2)圖1中的[3]是由圖2中的[C]子房發(fā)育來的.
(3)南瓜種子萌發(fā)時,種子內的有機物逐漸減少,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胚根最先突破發(fā)育成根,其根尖結構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qū).
(4)菜農利用某種技術,在南瓜植株上收獲了黃瓜,這種技術叫做嫁接,而該技術成功的關鍵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
(5)有一菜農在種植南瓜的過程中,突然發(fā)現(xiàn)一株植株上結出了個大味甜口感好的南瓜,現(xiàn)在要想讓這株南瓜短時間內大量繁殖,他向有關農業(yè)技術部門求助,假如你是農業(yè)技術的相關科學家,你提出的最科學合理的方法是組織培養(yǎng).
(6)無土栽培具有產量高、節(jié)土地和水肥等優(yōu)點.如果用該技術栽種南瓜,一定要配制滿足植物對各類無機鹽需要的營養(yǎng)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中是我們學過的四種動物,請回答有關問題:

(1)A是一種農業(yè)害蟲,它的身體可分為頭部、胸部、腹部 三部分,它的體表有外骨骼,可以起保護和支持身體的作用,并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fā).但其限制發(fā)育和生長,需要定期蛻皮.
(2)B生活在水中,刺細胞是它特有的攻擊和防御的利器.其體內有內胚層和外胚層圍成的消化腔,前端有口后端無肛門.
(3)C與蟯蟲、線蟲是同類,其適于寄生生活特點是:生殖器官發(fā)達、體表有角質層(寫出兩點)
(4)D適于水中生活至關重要的兩個特點是一是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5)上述動物ABC屬于無脊椎動物(填字母),因為體內無脊柱.此類群中,節(jié)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觀察生物細微結構通常使用的儀器是顯微鏡,如圖是它的結構.你認識它的這幾個部件嗎?
①目鏡、②物鏡、③反光鏡、④細準焦螺旋、⑤粗準焦螺旋
(1)請在表中填上對應的標號.
AEBDC
(2)在調節(jié)時,應先用粗準焦螺旋,等到像出現(xiàn)時,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直到像清晰為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人類的發(fā)展中,隨著古人類的大腦越來越發(fā)達,在群體生活中產生了( 。
A.分工B.等級C.文字D.語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維生素A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性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
B.人體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厭食或肌無力
C.在人體內胡蘿卜素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
D.維生素A是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如圖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設計示意圖,六支(1~6)試管均置于37℃溫水中十分鐘,據此請分析回答:

(1)將六支試管置于37℃溫水中的目的是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該溫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較強
(2)將六支試管置于37℃溫水中十分鐘后,向每支試管內滴加兩滴碘液,搖勻,觀察實驗現(xiàn)象.滴加上述液體是為了檢驗饅頭是為了檢驗饅頭中的淀粉是否被分解.
(3)A組的實驗變量是牙齒的咀嚼,實驗現(xiàn)象是1號試管的饅頭塊部分變藍,2號試管的饅頭碎屑不變藍.
(4)根據B組實驗裝置,可知探究的問題是饅頭變甜與舌的攪拌有關系嗎?.
(5)C組的實驗變量是唾液,實驗現(xiàn)象是5號試管的饅頭碎屑變藍,6號試管的饅頭碎屑不變藍.
(6)上述實驗表明,饅頭在口腔中變甜與三個條件有關,其中使饅頭變甜的決定性條件--消化酶是唾液淀粉酶,產生的甜味物質是麥芽糖,該消化過程屬于化學性(填“物理性”或“化學性”)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3.變色龍在草地上是綠色,在樹干上呈灰色的現(xiàn)象屬于生物的變異.×(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