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圖是顯微鏡視野中人血涂片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1)當人體某處受傷出血時,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③]血小板;若傷口受細菌感染發(fā)炎,數(shù)量明顯增加的是[②]白細胞.
(2)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細胞中含有豐富的血紅蛋白,具有運輸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3)某人經常面色蒼白,容易疲勞,經血液化驗,紅細胞數(shù)量為3×1012個/L(正常值為4.2×1012個/L).據(jù)此判斷可能患有貧血癥.平時應多吃一些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分析 血液分為兩部分: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圖示中①、②、③分別是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解答 解:(1)血小板比紅細胞和白細胞都小得多,形狀不規(guī)則,沒有細胞核;皮膚內的血管受損后,血液中的血小板會在出血的傷口處聚集成團;血小板破裂所釋放的一些物質,能夠促使血液凝固成塊,這兩種情況都可以堵塞傷口而止血.可見,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若傷口受病菌感染發(fā)炎,數(shù)量明顯增高的是白細胞,因為白細胞具有抑制和殺死病菌的作用.
(2)紅細胞無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在三種血細胞中,紅細胞的數(shù)量最多;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此外,紅細胞還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
(3)當紅細胞的數(shù)量及血紅蛋白的含量偏低,可能患貧血,因為鐵是合成血紅蛋白必不缺少的物質.所以平時應多吃一些含蛋白質和鐵豐富的食物.
故答案為:(1)[③];血小板;[②];白細胞;
(2)細胞核;血紅蛋白;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
(3)貧血;鐵;蛋白質.

點評 此題考查了三種血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人類的起源說法錯誤的是( 。
A.森林古猿是人類的祖先
B.從猿到人的過程中勞動起著決定作用
C.目前世界只有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
D.人種的形成是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自身長期進化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灰喜鵲每年都會營造新巢,并有營造疑巢的習慣,即在它們真正使用的巢周圍搭建很多并不使用的空巢,這種行為屬于防御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關于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變化,不符合要求的是( 。
A.男孩出現(xiàn)遺精,女孩出現(xiàn)月經是性器官迅速發(fā)育的結果
B.體形的變化只受性腺分泌性激素的調節(jié)
C.男生進入青春期早于女生
D.有強烈的獨立意識,仍渴望得到家長的關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回答問題
(1)葡萄糖隨部分血液流到腎臟(圖示)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經過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進入原尿,在腎小管處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若某人尿液中經常出現(xiàn)葡萄糖,則此人可能患有糖尿。
(2)葡萄糖隨著血液循環(huán)最終到達組織細胞(或線粒體)處,在那里它被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這樣,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3)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與普通栽培水稻多次雜交,培育出產量很高的雜交稻新品種,這是利用生物多樣性中的基因的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爬行動物的體表一般覆蓋著鱗片或甲,在陸地上以產卵的方式進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用顯微鏡觀察葉片的結構,要把葉片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切成薄片,而不能直接把葉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目的是(  )
A.使材料容易展開B.使光線透過材料
C.材料能緊貼載玻片D.使蓋玻片能夠蓋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科研小組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情況,設計了由透明玻璃罩構成的小室(如圖A所示).

(1)將該裝置放在自然環(huán)境下,測定夏季一晝夜小室內植物氧氣釋放速率的變化,得到如圖B所示曲線,那么影響小室內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變化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光照強度、溫度;裝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點是在一天中的18點.
(2)在實驗過程中某段光照時間內,記錄液滴的移動,獲得以下數(shù)據(jù):
每隔20分鐘記錄一次刻度數(shù)據(jù)
16293234
該組實驗數(shù)據(jù)是在B曲線的de或fg段獲得的.
(3)與D相比,E點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中午氣溫過高,氣孔關閉,吸收的二氧化碳減少,最終導致的氧氣的釋放量變慢.
(4)如果要測定該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還應設置一個對照實驗.該對照實驗應如何設計?
與裝置A相同但要遮光或給裝置A遮光.
若在單位時間內,A組實驗的讀數(shù)為M,對照實驗的讀數(shù)為N,則該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為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