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一有大面積燒傷的病人,燒傷面有大量的液體涌出,需要輸血,在輸血時最好輸入
A、血漿 B、全血 C、濃縮的血小板 D、濃縮的紅細胞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幾種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小題
【1】大腸桿菌與其他三種生物的結構相比,主要不同點在于細胞內沒有( )
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細胞核
【2】釀酒、做面包和饅頭時離不開圖中( )
A.大腸桿菌B.酵母菌C.青霉D.衣藻
【3】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 )
A.大腸桿菌B.酵母菌C.青霉D.衣藻
【4】青霉素是從上圖的哪種生物的培養(yǎng)液中提取的( )
A.大腸桿菌B.酵母菌C.青霉D.衣藻
【5】圖中青霉的繁殖方式、營養(yǎng)方式分別是( )
A.孢子繁殖、寄生B.孢子繁殖、腐生
C.種子繁殖、寄生D.種子繁殖、腐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學是在不斷的科學探究中,逐漸積累、更新和發(fā)展起來的。我們學習生物學,不僅要學習前人已總結的科學知識,也要學習他們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和研究生物學的科學方法,更要在學習中積極思考、積極實踐,努力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水平。請回答有關實驗的下列小題。
【1】為探究溫度與蟋蟀鳴叫之間是否存在聯系,某同學將蟋蟀放在以溫度為變量的環(huán)境中飼喂,并在同一時間段內統(tǒng)計蟋蟀的鳴叫次數,該研究過程主要采用了( )
A.觀察法B.實驗法C.測量法D.調查法
【2】李明同學為了探究鯽魚“浮頭”的原因,取來兩只相同的魚缸甲、乙,并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試選出最合理的一種( )
A.取大小、活力相當的兩條鯽魚,分別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魚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氣,乙中不作處理,放置于相同的環(huán)境中觀察
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當的鯽魚,分別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魚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閉,乙不作處理,放置于相同的環(huán)境中觀察
C.取大小、活力相當的兩條鯽魚,分別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適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卻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環(huán)境中觀察
D.取大小、活力相當的六條鯽魚,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適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卻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環(huán)境中觀察
【3】在觀察蚯蚓運動的實驗中,要經常用浸水的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體表保持濕潤,這樣做的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運動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運動痕跡D.保持蚯蚓身體的柔軟性
【4】下列實驗操作中,預期結果合理的是( )
A.AB.BC.CD.D
【5】當酵母菌加到生面團中時,酵母菌會產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團膨脹。實驗小組的同學記錄了不同溫度條件下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并把這些數據轉化成了下圖所示的曲線圖。請仔細觀察,并回答下列問題。
由此圖可以看出溫度變化對二氧化碳產生量的影響是:當溫度由0℃逐漸升高到30℃ 時,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量 ;當溫度處于30℃~45℃時,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量 ;當溫度由45℃上升到60℃以上時,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量 。
A.減少;基本不變;增加B.增加;基本不變;下降
C.減少;先升后降;減少D.增加;先升后降;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關于人類起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地球人是從外星球來的 B. 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
C. 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 D. 女媧創(chuàng)造了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仔細觀察甲乙兩圖,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動物細胞的是_____(填“甲”或“乙”).
(2)甲圖中A對細胞起______和支持作用。
(3)一般地,植物具有而動物不具有的能量轉換器是_____。
(4)擠壓葡萄可以得到酸甜可口的葡萄汁,是因為[____]______內含有糖分等營養(yǎng)物質。
(5)細胞的代謝與遺傳受[____]______的控制,其內含有遺傳物質。
(6)用來調節(jié)光線強弱的結構是[ 5 ]光圈和[____]______。
(7)轉動時,鏡筒升降幅度很小的結構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