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形瓶編號 | A | B | C | D |
瓶中金魚生存時間(天) | 3 | 11 | 25 | 2 |
分析 (1)生態(tài)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陽光、空氣、溫度、水分和土壤等,作用是為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生存空間;
(2)本題考查以酸雨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探究實驗的設計方案.實驗探究的步驟: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制定計劃; 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一)在學習了生態(tài)系統(tǒng)后,某生物興趣小組為驗證生態(tài)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的重要性,設計了如實驗:
(1)生態(tài)因素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陽光、空氣、水和土壤等,為生物提供能量、營養(yǎng)和生存空間.生物成分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識圖、分析題意,比較四裝置可知,有它們具有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空氣、溫度、水、空間等為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生存空間;
(2)比較A、B、C可知,A裝置沒有金魚藻和河泥,B裝置沒有河泥,C裝置有金魚藻和河泥.因此裝置A與C,裝置B與C形成兩組對照實驗,裝置C金魚存活的時間最長25天,因此可知與小魚的存活時間有關的實驗條件是金魚藻、河泥;
(3)A、B兩個實驗裝置,只存在綠色植物----水藻一個變量,所以比較A、B的實驗結果是B中的小魚存活時間較長,所以綠色植物水藻的作用應該是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4)比較C、D的實驗結果可知C中小魚存活時間最長,而C、D兩個實驗裝置,只存在光照一個變量,說明水藻在有光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5)D裝置中,小魚存活的時間比A裝置中的存活時間短,最可能的原因是水藻在無光的環(huán)境中不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而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在此密閉的容器中水藻和小魚都消耗氧氣,此中氧氣耗盡得最早,所以小魚存活時間最短;
(6)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觀察活金魚,可以看到金魚的口和鰓蓋后緣有交替閉合的現(xiàn)象,這是魚在呼吸.魚用鰓呼吸,鰓上有許多鰓絲,鰓絲里密布毛細血管,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所以魚類不停地吞水實際是在呼吸;
(二)提出問題:酸雨會影響油菜苗的生長嗎;
作出假設:酸雨會影響油菜苗的生長;
實驗步驟:
①用食醋和清水模擬酸雨,并用pH試紙沒定pH約等于4;
②將兩盆生長狀況相同的油菜苗分別貼上A、B標簽,每天定期向A盆噴灑是清水,則向B盆中要噴灑等量的模擬酸雨,對油菜苗的其他管理措施相同;
③在一段時間內,每天觀察記錄兩盆油菜的生長狀況,甲盆的油菜苗長勢良好,乙盆的油菜苗長勢差;
預期結論:酸雨會影響油菜苗的生長.
故答案為:
(一)(1)水、空氣;
(2)水藻和河泥;
(3)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4)C和D;
(5)小魚和水藻呼吸作用都消耗了氧氣,水藻和小魚爭奪氧氣;
(6)呼吸;
(二)提出問題:酸雨會影響油菜苗的生長嗎?
作出假設:酸雨會影響油菜苗的生長;
②將兩盆生長狀況相同的油菜苗分別貼上A、B標簽,每天定期向A盆噴灑是清水,則向B盆中要噴灑等量的模擬酸雨,對油菜苗的其他管理措施相同;
預期結論:酸雨會影響油菜苗的生長.
點評 這類試題綜合性比較強,考查的內容跨度大,要做好這類試題,不但要將知識掌握牢固,還要有對知識的整合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肺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 | |
B. | 呼吸道有骨或軟骨做支架,能保證氣體順暢通過 | |
C. | 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 |
D. | 鼻腔內表面的黏膜中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能使吸入的氣體變得清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成蟲期 | B. | 幼蟲期 | C. | 蛹期 | D. | 卵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骨和肌肉 | B. | 骨、關節(jié)和肌肉 | C. | 關節(jié)和肌肉 | D. | 骨骼和關節(ji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利于植物吸水進行蒸騰作用 | |
B. | 改善土壤中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 | |
C. | 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有利于作物根系呼吸 | |
D. | 有利于根系進行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