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0.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國等國先后發(fā)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其傳染源主要為病豬和攜帶病毒的豬,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也被證實可以傳播病毒.為了防止該病蔓延,人們采取了很多措施,請從傳染病及其傳播的角度來回答下列問題.
(1)病毒的結構很特殊,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和遺傳物質.
(2)患有甲型H1N1的流感患者屬于傳染源,應及早應用抗病毒藥物,可試用奧司他韋(oseltamivir達菲),如出現(xiàn)細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這些措施屬于預防傳染病流行三個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機體對甲型H1N1病毒的“消滅”屬于特異性免疫.
(3)戰(zhàn)斗在對抗甲型H1N1流感“戰(zhàn)爭”前線的工作人員屬于易感人群.為預防傳染,我國研制成功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已經在醫(yī)生、教師、學生等人群中進行接種.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分析,這種措施叫做保護易感人群.
(4)除了以上兩種措施之外,還有一種措施叫做切斷傳播途徑,例如對患者的衣物、住所房間及相關場所噴灑消毒藥.

分析 (1)甲型H1N1 流感病毒是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它沒有細胞結構,營寄生生活.
(2)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解答 解:(1)病毒的結構很特殊,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過的是一種寄生生活.
(2)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甲型H1NI流感患者能散播出甲流病毒,屬于傳染源.
    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只要切斷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因此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如發(fā)現(xiàn)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應及早應用抗病毒藥物,屬于控制傳染源.
    抗病毒藥物會刺激人體免疫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抗體能夠協(xié)助吞噬細胞來消滅特定的病原體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這種免疫類型只對特定病原體起作用,對其它病原體無效,因此屬于特異性免疫.
(3)易感人群是指對某些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戰(zhàn)斗在對抗甲型H1N1流感的戰(zhàn)爭前線的工作人員隨時都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屬于易感人群.
    計劃免疫即接種疫苗,可以使人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特定傳染病的抵抗力.這種保護措施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4)傳染病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huán)節(jié),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也有三個,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例如對患者的衣物、住所房間及相關場所噴灑消毒藥就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故答案為:(1)遺傳物質
(2)傳染源;控制傳染源
(3)易感人群;保護易感人群
(4)切斷傳播途徑;對患者的衣物、住所房間及相關場所噴灑消毒藥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以及預防措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得了灰指甲,一個傳染兩”甲癬,俗稱“灰指甲”,是指皮癬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皮癬菌生活在甲板或甲下的方式是( 。
A.寄生B.共生C.腐生D.以上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科學家用黑白兩種美西螈(一種兩棲動物)做實驗,將黑色美西螈胚胎細胞的細胞核取出來,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卵細胞當中,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發(fā)育成的美西螈都是黑色的,該實驗說明( 。
A.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代謝B.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C.細胞質是細胞遺傳的控制中心D.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取兩個相同的玻璃瓶,編號甲、乙,分別加入等量的溫開水,甲瓶內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瓶內加入與甲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然后將相同的氣球套在瓶口,放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一段時間后觀察.
(1)預期甲、乙的實驗現(xiàn)象.
甲:氣球膨脹.
乙:氣球不膨脹.
(2)實驗變量是酵母菌.
(3)如何證明酵母菌發(fā)酵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性病是以是性接觸為主要傳播途徑的傳染病.我國重點防治的性病有梅毒、淋病、艾滋病等11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圖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生產者是草,鼠、兔、狐、鷹等動物屬于消費者
(2)狐與兔之間主要的關系是捕食關系.
(3)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長的食物鏈是草→鼠→蛇→鷹
(4)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從總體看,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比例,這種現(xiàn)象叫做生態(tài)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我們用與背景顏色相近和差別很大的小紙片進行實驗,并統(tǒng)計最后剩余的小紙片數量,從而理解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在這個實驗過程中,我們采用了( 。
A.調查的方法B.模擬的方法
C.科學的推測方法D.資料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藏羚羊主要分布于我國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動物區(qū)的典型代表.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藏羚羊主要以草類為食,藏羚羊的細胞與青草的葉肉細胞在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細胞壁(液泡或葉綠體)的有無.
(2)藏羚羊羊群每年6-9月份從各地向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腹地遷徙產仔.根據行為獲得的途徑區(qū)分,遷徙屬于動物行為中的先天性行為.
(3)假設藏羚羊的卵細胞中有N條染色體,則受精卵的細胞中有2N條染色體,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DNA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是( 。
A.人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一定的,每條染色體中有一個DNA 分子,DNA 上有一定數量的基因
B.人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不一定的,每條染色體中有一個DNA 分子,DNA 上有一定數量的基因
C.人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一定的,每條染色體中有多個DNA 分子,DNA 上有一定數量的基因
D.人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一定的,每條染色體中有一個DNA 分子,DNA 上有一個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