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在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 。
A.前寒武紀時期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分析 在研究生物的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證據(jù),脊椎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是:古代魚類→古代的兩棲類→古代的爬行類→古代的鳥類和古代的哺乳類.

解答 解:有關脊椎動物出現(xiàn)的部分地質(zhì)年代簡表,請據(jù)表說明.

地質(zhì)年代距今年數(shù)脊椎動物的出現(xiàn)順序
中生代侏羅紀2.25億~7 000萬鳥類和哺乳類出現(xiàn)
古生代石炭紀爬行類出現(xiàn)
泥盆紀古代兩棲類出現(xiàn)
奧陶紀5.7億低等魚類出現(xiàn)
元古代震旦紀24億海生無脊椎動物出現(xiàn)
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在中生代開始出現(xiàn).
故選:C

點評 第三第四紀屬新生代,被子植物(就是開花的植物)和哺乳動物(胎生、哺乳、溫血)占絕對優(yōu)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小腸結(jié)構(gòu)與吸收功能無直接關系的是( 。
A.小腸絨毛中有毛細血管B.小腸壁有腸腺
C.小腸內(nèi)表面有許多皺襞和絨毛D.小腸長約5~6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眼睛是我們觀察世界的“取景器”,正常人的眼之所以能獲取遠近不同的信息,主要是由于( 。
A.視網(wǎng)膜可以前后移動B.眼球的前后徑能隨意調(diào)節(jié)
C.瞳孔可以隨意縮小和放大D.晶狀體具有調(diào)節(jié)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形成地層中煤是遠古時期的( 。
A.被子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藻類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在設計探究“濕度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時,要控制的變量是( 。
A.鼠婦的數(shù)量B.光照C.濕度D.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是一滴血在顯微鏡視野中的示意圖.已知正常人紅細胞的含量為(4.2-5.0)×1012個/L,白細胞為(4-10)×109 個/L,白細胞個體一般較紅細胞大.
(1)在顯微鏡下,同一個視野中最小的3是血小板.當人體被細菌感染時數(shù)目會顯著增加的細胞1是白細胞.
(2)經(jīng)血液化驗,此人紅細胞數(shù)目為3×1012個/L.據(jù)此判斷此人患有貧血癥,這種病人應多吃一些含鐵和蛋白質(zhì)豐富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為人體局部血液循環(huán)示意圖,①、②、③分別表示( 。
A.動脈血管  毛細血管     靜脈血管
B.動脈血管     靜脈血管    毛細血管
C.靜脈血管     毛細血管   動脈血管
D.靜脈血管    動脈血管       毛細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將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和南瓜葉片的一層葉肉細胞做成臨時裝片,置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可以被看見的而葉肉細胞不能被看見的結(jié)構(gòu)是( 。
A.一個大液泡B.許多葉綠體C.一層細胞膜D.一個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明明最近患有肝炎,他應該少吃( 。
A.蔬菜B.米飯C.肥肉D.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