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胎兒在母體內發(fā)育的場所是_____。
【答案】子宮
【解析】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fā)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xù)分裂和分化,形成組織,并進一步形成器官,逐漸發(fā)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發(fā)育成胎兒,胎兒已具備人的形態(tài)。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懷孕到40周左右,胎兒發(fā)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胎兒在母體中的發(fā)育場所是子宮,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結構是胎盤。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海關在進口食品檢疫中發(fā)現一種病原微生物,為單細胞生物,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你認為這種生物最可能屬于( )
A.細菌
B.真菌
C.病毒
D.昆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菜豆種子在黑暗中萌發(fā)成幼苗,下表是經過處理后得到的數據:
處理方法 | 重量(克) | ||
種子 | 幼苗 | ||
濕重 | 直接稱重 | 158 | 450 |
干重 | 60℃,48小時 | 146 | 106 |
灰分 | 500℃,24小時 | 3 | 3 |
請據表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幼苗是由菜豆種子結構中的發(fā)育成的。
(2)幼苗與種子相比濕重增加,增加的物質主要是。
(3)幼苗與種子相比干重減少,減少的物質主要是 , 它是通過消耗的。
(4)在菜豆幼苗的生長過程中,其有機物含量開始增加說明此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耳垂是顯性性狀,用E表示;無耳垂是隱性性狀,用e表示。現有一個有耳垂的人,則他體細胞內的基因組成是 ( )
A.ee
B.ee或Ee
C.EE和ee
D.EE或E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蚯蚓生活在濕潤的土壤中,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它的身體是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huán)狀構成。
(2)我們在觀察蚯蚓的實驗過程中,經常用浸濕的棉花球,輕輕地擦蚯蚓體表,這是因為蚯蚓的呼吸是靠濕潤的來完成。
(3)下列和蚯蚓一樣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的是 。
A.水蛭
B.蝗蟲
C.家蠶
D.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到了冬季,梧桐紛紛落葉而松樹依然蔥綠。這表明( )
A.都是對寒冷環(huán)境的一種適應
B.梧桐不適應寒冷的環(huán)境
C.松樹不適應寒冷的環(huán)境
D.松樹與梧桐進行著生存斗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探究“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的實驗設計。請據表回答問題:
瓶子編號 | 種子的數量(個) | 種子所處的環(huán)境(其他外界條件均適宜) |
A | 3 | 少量水,20℃ |
B | 3 | 無水,20℃ |
C | 3 | 少量水,-10℃ |
D | 3 | 水將種子淹沒,20℃ |
(1)用A號瓶與B號瓶進行對照,所探究的的問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溫度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應該用________和________兩號瓶做對照實驗。
(3)請你預期A號、D號瓶的實驗結果依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萌發(fā)”或“不萌發(fā)”),據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本實驗設計中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體呼吸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我們吐出的痰是在氣管和支氣管內形成的。
B. 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作支架,能保證氣流通暢。
C. 北歐人的鼻子明顯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這有利于預熱冬天寒冷的空氣。
D. 在患重感冒時,往往用嘴呼吸,這對吸入的空氣起到了充分的預熱和清潔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