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3.豌豆是研究植物性狀遺傳的常用實驗材料,現將兩株紫花豌豆作為親本進行雜交,收集種子種植下去,子代豌豆既有紫花植株又有白花植株,且紫花(株數)是白花(株數)的三倍,請分析作答:
(1)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紫花性狀從親代傳給子代的現象叫遺傳.
(2)已知豌豆的體細胞內有7對染色體,則一株親本紫花豌豆為每一株子代白花豌豆提供了7條染色體.
(3)若顯性基因用D表示,隱性基因用d表示,則親本紫花豌豆的基因組成分別是Dd、Dd,子代中一株紫花豌豆的基因組成是DD或Dd.
(4)讓子代的白花豌豆進行雜交,后代出現紫花豌豆的概率是0.
(5)將同一株豌豆所結籽粒,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種在肥沃和貧瘠的田地中,前者的產量明顯高于后者,這種變異在生物學上稱為不遺傳的變異.

分析 (1)生物體的形態(tài)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
(2)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子和卵細胞.當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時,染色體又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每一對染色體,都是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因此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是體細胞的一半,成單存在.
(3)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或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生物體表現出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

解答 解:(1)豌豆的紫花和白花這一對性狀是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屬于相對性狀;遺傳是指親代與子代之間性狀上的相似性,變異是子代與親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存在的性狀差異現象.因此紫花性狀從親代傳給子代的現象叫遺傳.
(2)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每種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子和卵細胞.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體細胞中的一半,成單存在.因此已知豌豆的體細胞內有7對染色體,則一株親本紫花豌豆為每一株子代白花豌豆提供了7條染色體.
(3)若顯性基因用D表示,隱性基因用d表示,則白花豌豆的基因組成是dd;其中一個d一定來自父本或母本.因此親本紫花豌豆的基因組成分別是Dd、Dd,子代中一株紫花豌豆的基因組成是DD或Dd.遺傳圖解如圖:

(4)子代白花豌豆的基因組成是dd,其產生的生殖細胞只有1種,基因組成是d;因此讓子代的白花豌豆進行雜交,后代的基因組成是dd,性狀是白花,故讓子代的白花豌豆進行雜交,后代出現紫花豌豆的概率是0.
(5)變異是指子代與親代之間的差異,子代個體之間的差異的現象.按照變異的原因可以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由環(huán)境改變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的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一組種在肥沃的田地中,另一組種在貧瘠的田地中,植株生長后發(fā)現,前者的產量明顯高于后者,這種性狀的差異是由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fā)生變化,屬于不遺傳的變異.
故答案為:(1)遺傳;
(2)7;
(3)Dd、Dd;DD或Dd;
(4)0;
(5)不遺傳的變異.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相對性狀、遺傳變異的概念、基因的顯性與隱性以及會借助遺傳圖解來分析解答此類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將海星碎割成小塊,只要小塊上帶有部分中央盤,就能再生成一個完整的海星個體,這種再生作用屬于無性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就地保護是保護動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它保護了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棲息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11.病毒、細菌、和真菌都屬于微生物,它們都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漱口的目的是( 。
A.清除口臭B.清除空腔中的食物殘渣
C.沖刷一下口腔上皮細胞D.防止口腔發(fā)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把銀邊天竺葵(葉片邊緣部分的細胞中無葉綠體)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用黑圓紙片將B處兩面遮蓋,移到陽光下幾小時,經酒精脫色后滴加碘液.分析并回答:
(1)葉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熱后,綠色部分變成了黃白色?
(2)加碘液后發(fā)現A、B兩處均不變藍,其原因分別是A沒有葉綠體、B缺乏光照.
(3)C處遇碘后變藍,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實驗前將植株放在黑暗環(huán)境中的目的是消耗掉葉片內原有的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患“埃博拉出血熱”,此病的死亡率極高.2014年2月,埃博拉病毒疫情于西非爆發(fā),其中,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三國疫情尤為嚴重.下表是這三個國家截止到2014年8月4日的相關數據.請問答:
國家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
感染人數(人)495516691
死亡人數(人)363282286
(1)埃博拉病毒屬于動物病毒,它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
(2)當它離開活細胞后,將會形成結晶體,以抵抗不良環(huán)境.
(3)在以上三個國家中,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死亡率最高的是哪個國家?幾內亞
(4)請根據上述數據,完成如圖的柱狀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小明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看到圖象如 圖①所示,若要使觀察的物像達到圖②所示效果,他應將裝片向哪個方向移動( 。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觀察同一材料和同一部位時,低倍鏡下看到的物象、視野、細胞的數目比高倍鏡下看到( 。
A.小、暗、少B.大、亮、多C.小、亮、多D.大、暗、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