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0.將兩株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別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餾水中培養(yǎng),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實驗變量是否含有土壤浸出液
B.實驗過程應提供充足的光照、保持適宜的溫度
C.實驗說明植物生長需要氮、磷、鉀等無機鹽
D.長期用水浸泡會影響根的呼吸作用

分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各種無機鹽以及營養(yǎng)物質,可以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因此在土壤浸出液中培養(yǎng)的幼苗生長良好,而蒸餾水中不含無機鹽等營養(yǎng)物質,因此瓶內的幼苗生長不好.此實驗說明土壤浸出液中含多種無機鹽,能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據此解答.

解答 解: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根據“為了研究植物生長是否需要無機鹽,將兩株生長狀況相同的幼苗分別培養(yǎng)在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中”,可知該實驗的變量是無機鹽;根據結果只有乙瓶的幼苗明顯長得健壯.說明該實驗的結論是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該實驗設置“將兩株生長狀況相同的幼苗分別培養(yǎng)在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一組對照組即可,為了提高可信度,減少實驗誤差,可以設置重復組.
故選:C

點評 這部分內容是中考的熱點,注意理解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為了預防中老年人患骨質疏松癥,醫(yī)生建議他們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下列哪類無機鹽( 。
A.含鈣的B.含鋅的C.含磷的D.含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為人體血液循環(huán)示意圖.圖中A、B、C、D表示心臟的四腔.請據回答問題:
(1)圖中①、②表示人體內的氣體(填“氣體”或“物質”)交換,經過此過程后血液變成了靜脈血.
(2)若靜脈注射藥物治療疾病,則藥物經過心臟各腔的先后順序是A→C→B→D(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3)某人因感冒咽部發(fā)炎,醫(yī)生建議服用青霉素,青霉素到達咽至少2次經過心臟.
(4)若血液流經圖中組織細胞后,血糖含量增加,說明該組織細胞位于人體的小腸(填器官名)處.一段時間后,人體血糖含量又恢復到正常水平,說明胰島素(填激素名稱)發(fā)揮了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體溫是指(  )
A.腋窩的溫度B.口腔的溫度C.直腸的溫度D.人體內部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圖中所示為小腸絨毛結構,請據圖回答:
(1)能分泌腸液的結構是[F]腸腺.
(2)營養(yǎng)成分被[E]小腸絨毛吸收.
(3)[A]的名稱是毛細血管.
(4)[D]中流出的血液與[C]中流入的血液相比,養(yǎng)料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是生命進化的系統(tǒng)樹,其中,放大部分代表植物進化的系統(tǒng)樹,圖中的1-5分別代表植物進化過程中的5個代表性類群.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植物界中等級最高、分布最廣、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類群是[5]
B.[1]的葉既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又是吸收水和無機鹽的器官
C.[3]可以作為監(jiān)測空氣是否被污染的指示植物
D.現(xiàn)在的煤炭主要是由古代的[2]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體溫是指人體內部的溫度.√(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是反射弧結構簡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A 代表感受器,C代表效應器,d代表傳入神經,e代表傳出神經.
(2)若此圖表示吃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則圖中A所指的具體部位是舌,C結構的具體名稱是唾液腺.
(3)注射疫苗時,雖感到疼痛手卻不縮回,從反射類型看,該反射屬于條件反射,需在大腦皮層參與下才能完成.
(4)某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醫(yī)生用針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覺但是沒有縮手,則受傷部位可能是圖中的e或C.(用圖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  )
A.酸奶B.白醋C.醬油D.啤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