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表是“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探究實驗過程,請根據(jù)此表回答問題
實驗處理步驟試管1試管2試管3
加入的物質(zhì)饅頭碎屑、2毫升唾液饅頭碎屑、2毫升清水饅頭塊、2毫升唾液
攪拌充分攪拌充分攪拌不攪拌
保溫37℃水浴10分鐘37℃水浴10分鐘37℃水浴10分鐘
加入碘液2滴2滴2滴
(1)以“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為變量時,應選取1號試管和3號試管為一組對照實驗.
(2)若以1號試管和2號試管為一組對照實驗,則實驗的變量是唾液.
(3)加入碘液振蕩后不變藍色的為1號試管,因為饅頭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為麥芽糖.
(4)通過本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饅頭的消化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關.

分析 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要探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就要分別以唾液和牙齒的咀嚼為變量設置對照實驗.

解答 解:(1)比較1號試管和3號試管的實驗設置可知,這是一組以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為變量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牙齒的咀嚼及舌的攪拌對淀粉消化的作用.
(2)若模擬研究正常攝食情況下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應以唾液為變量設置對照實驗,即選擇表中的1號試管和2號試管為一組對照實驗.
(3)1號試管中的淀粉在環(huán)境條件都適宜的情況下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為麥芽糖,麥芽糖遇碘不變藍色;2號試管中沒有唾液,淀粉沒有被分解,滴加碘液后淀粉遇碘變藍色;3號試管由于沒有將饅頭切成碎屑和沒有充分攪拌,唾液與淀粉接觸面積小,淀粉沒有被完全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變藍色.
(4)通過本實驗最后得出實驗結論:饅頭的消化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關.
故答案為:(1)1;3;(2)唾液;(3)1;唾液淀粉酶;麥芽糖;(4)饅頭的消化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關.

點評 實驗中,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關于細胞分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的結果使細胞數(shù)目增多
B.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不同的組織
C.在細胞分化的過程中細胞核不斷增大
D.細胞分化直接形成各種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資料閱讀:
資料一:“生物圈二號”是一個封閉的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其內(nèi)生物種類近4000種,模擬了多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科學家采用嚴格的控制措施維持生態(tài)平衡:a.哪一種植物滅亡了,他們就用這樣的方式重新培養(yǎng)并種植,b.嚴禁使用農(nóng)藥來控制農(nóng)業(yè)病蟲害,而采用肉食瓢蟲、黃小峰等進行生物防治.
資料二:“生物圈2號”內(nèi)植物多,動物、真菌和細菌的種類和數(shù)量較少.動物少了,植物很少被動物取食消化,加之缺少細菌和真菌的分解,導致枯枝落葉大量堆積,物質(zhì)循環(huán)不能正常進行.生態(tài)平衡不能維持,是“生物圈2號”實驗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1)“生物圈2號”內(nèi)生物種類多樣,其實質(zhì)是基因的多樣性.
(2)分析資料一并填寫a、b各措施在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維持生物種類穩(wěn)定的措施是a;維持各種生物所占的比例穩(wěn)定的措施是b.
(3)b措施涉及到生物防治法與使用農(nóng)藥相比,在維持生態(tài)平衡中的優(yōu)勢是避免污染環(huán)境(任意寫1點).
(4)根據(jù)資料二的提示,如圖所示,“生物圈2號”失敗的原因是2的過程不足(選填①或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描述的動物行為中,屬于學習行為的是(  )
A.小鳥喂金魚B.小狗學算術C.蜘蛛結網(wǎng)D.孔雀開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血小板是血細胞中最小的細胞,形狀不規(guī)則,沒有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讀青蛙發(fā)育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雄蛙的口角有一對鳴囊.
(2)雌、雄蛙有抱對現(xiàn)象,這對提高受精率有重要的作用.抱對后雌蛙產(chǎn)卵,雄蛙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細胞在水中完成受精.
(3)由圖可知,青蛙的發(fā)育過程要經(jīng)歷的時期依次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這種發(fā)育過程叫做變態(tài)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不屬于海洋魚類的是( 。
A.帶魚B.鯧魚C.鯽魚D.比目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甲同學將反光鏡對著太陽光以便視野內(nèi)達到最大亮度;乙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人的一根頭發(fā)時,兩眼睜開,左眼觀察,右手畫圖;丙同學發(fā)現(xiàn)目鏡臟了,于是拿起衛(wèi)生紙將其擦干凈;丁同學使用低倍物鏡已看到細胞,仍覺得有些模糊,于是試著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戊同學使用低倍物鏡看不到細胞,于是他換高倍物鏡期望能看到細胞.上述學生操作正確的是( 。
A.甲、乙、丙B.乙、丁C.甲、丁、戊D.乙、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如圖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的一個模擬實驗裝置,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這一實驗裝置是美國科學家米勒設計的.
(2)A裝置里的氣體相當于原始大氣,與現(xiàn)在的大氣成分相比,其主要區(qū)別是不含氧氣.
(3)正負電極接通進行火花放電是模擬自然界的閃電,其作用是為其提供能量.
(4)B裝置里的液體相當于原始海洋,實驗后可檢驗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沸水主要是為了產(chǎn)生水蒸氣.
(5)此實驗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中,從無機物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是完全可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