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碳主要是以有機物的形式進行循環(huán)的.×.(判斷對錯)

分析 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二氧化碳進入有機(生物)環(huán)境,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

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被陸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過生物或地質過程以及人類活動,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氣中.所以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碳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循環(huán)的.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主要途徑,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把馬鈴薯的塊莖切成小塊,每塊帶有一、兩個芽眼,然后埋在土壤里,不久芽眼里的芽就能長成植株.馬鈴薯的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
A.有性生殖B.營養(yǎng)繁殖C.出芽生殖D.組織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OTC是非處方藥品簡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圖中表示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鏈,據(jù)圖回答:
(1)要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除圖中的生物以外還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從總體上看,食草動物數(shù)量總比食肉動物多.
(3)如果大量撲殺狐貍,老鷹的數(shù)量將先增多,后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裝片時,先用“10×”的目鏡和“10×”的物鏡觀察,然后用“10×”的目鏡和“40×”的物鏡觀察,兩次觀察的結果是( 。
A.物像都是倒像B.細胞大小一樣C.細胞數(shù)目一樣多D.視野一樣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的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是( 。
A.合作關系B.捕食關系C.競爭關系D.寄生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觀察下面桃花的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除了表示桃花的結構外,還可表示桃花的(A)傳粉過程.A以后要結桃子,還要經(jīng)歷的另一個重要生理過程是受精.
(2)圖中序號3、4、5所示結構共同組成雌蕊.
(3)我們平時所吃的桃子,其食用部分是由圖中的[3]子房壁發(fā)育而來的.
(4)假設該桃樹控制花色的基因組成為Rr(R為紅色,r為白色),請你判斷圖中7卵細胞所攜帶的基因是R或r,該花經(jīng)過發(fā)育后所形成的種子長成的植株,再開出花的顏色可能是紅色或白色.花色在遺傳學上稱為性狀,紅花與白花在遺傳學上稱為相對性狀.
(5)某種桃的果實個大、味甜,要保持這一優(yōu)良特性,在生產(chǎn)實踐中一般都采用嫁接的繁殖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黃瓜植株的花,有的能結果,有的不能結果.對這種現(xiàn)象的合理解釋是( 。
A.黃瓜花是單性花,只有雌花才能結果
B.黃瓜花是單性花,只有雄花不結果
C.黃瓜花是兩性花,只有完成受精才能結果
D.不能結果的黃瓜花是因為沒有受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人的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而人的卵細胞中的性染色體數(shù)是( 。
A.23條B.46條C.1條D.2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