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環(huán)節(jié)動物中的蚯蚓主要食用樹葉等腐敗物,并把這些腐敗物分解為無機物.在這里,蚯蚓扮演的角色是( 。
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以上都不是

分析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

解答 解:A、生產者是指能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自身、消費者、分解者提供有機物(食物)和氧氣的綠色植物.
B、消費者是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必須以現成的有機物為食的動物.
C、分解者包括細菌和真菌,嚴格的說是腐生細菌和真菌,如腐生性微生物,還包括腐生性動物,如蚯蚓和蠅的幼蟲,腐生生物主要是以沒有生命的腐爛的動、植物遺體為生,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 蚯蚓是腐食性動物,能將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如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供給綠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蚯蚓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分解者.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理解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圖甲表示神經元結構模式圖,圖乙示完成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所示的神經元是構成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它由[1]細胞體和[2]突起構成.
(2)圖乙所示結構稱為反射弧,結構[4]是感受器,感受器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
(3)圖乙中[5]結構是傳出神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桃子的可食部分由下列哪一結構發(fā)育而來(  )
A.珠被B.受精卵C.子房壁D.子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為人消化系統(tǒng)關系圖,據圖填空:
(1)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2)人體中最大的消化腺是[4]肝臟.它分泌的膽汁不含(填“含”或“不合”)消化酶,對脂肪的消化有促進作用.
(3)蛋白質的最初消化場所[6]胃中,它最終被消化分解為氨基酸.
(4)小腸的內表面具有環(huán)形的皺襞和小腸絨毛且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很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請分析米勒設計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處的氣體模擬的是原始大氣,該混合氣體中絕不會含有氧氣.
(2)經過一周后,對C裝置中的產物進行分析,發(fā)現有氨基酸等有機小分子物質生成.
(3)冷凝器裝置模擬了降水過程.
(4)燒瓶內的正負電極火花放電模擬了閃電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人體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氣體相比,其變化是( 。
①溫度升高
②水分減少
③氧氣含量減少
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圖(一)為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示意圖,圖(二)為肺泡與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圖(一)中的[1]肺,[2]呼吸道不僅是氣體的通道,而且還能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和清潔.
(2)圖(二)中a代表的物質是二氧化碳,它從血液到肺泡穿過的結構依次是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這兩個結構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這有利于氣體交換.
(3)圖(二)所示的外界氣體按照c方向進人肺泡時,圖(一)中[3]膈肌應處于收縮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用鹽腌菜時,菜發(fā)生的變化是( 。
A.細胞失水,菜變軟B.細胞失水,菜變硬C.細胞吸水,菜變軟D.細胞吸水,菜變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草履蟲屬于無脊椎動物是因為( 。
A.它的身體外面有纖毛B.它的身體沒有外骨骼
C.它的身體內沒有脊柱D.它生活在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